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减流程提效率 科学管到位“服”(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2018年09月04日 06:49: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李增辉 姜 峰 朱 磊

  直到撕开快递包装纸,宁夏新力来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余云华仍心存疑惑。捧着盖有大红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他才不由惊叹:“才两个工作日就办好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对申办事务的申请、预审、初审、决定等环节全流程网上办理,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寄出。余云华从事建筑行业多年,过去习惯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如今不禁竖起大拇指:“‘放管服’,真便民!”

  服务发展

  市场主体增长3/4

  走进银川市市民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年前被永久封存陈列的69枚审批公章。银川将原来26个部门、150多个审批职责全部纳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在市民大厅办理。

  “只有更彻底地‘放’,科学有效地‘管’,积极到位地‘服’,才能真正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自治区主席咸辉说。

  如何更彻底地“放”?最大限度压缩办事时间、简化办事流程。宁夏从自治区、市、县三级的50个行业系统、915个部门,抽调2000多人对全区政务服务事项进行3个月梳理研究。

  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施工许可处的吴晓玲有点兴奋:“可不见面办理的服务事项有24725项,能够在宁夏政务服务网实现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今年下半年起,全区超过80%的政务服务事项将实现不见面办理。

  如何积极到位地“服”?增进办事便利、提升服务品质。今年6月起,宁夏在前期已经实现“三十三证合一”的基础上,将国家层面整合的证照事项全部纳入自治区“多证合一”改革范畴,并将11项涉及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行“四十四证合一”,改革扩容升级。

  “放”,激发的是市场活力;“服”,增添的是发展动力。截至今年6月底,宁夏已颁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59735份,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5.99万户,较2014年初商事制度改革前增长了75%。

  过去“以审代管”,现在“审管分离”,事中事后监管如何跟上?记者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宁夏),点击“经营异常目录”,全区未按时年报和在公示抽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一目了然。

  “该系统实现了涉企信息一个平台归集、公示、共享及违法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自治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去年底,系统访问量达7130万人次,查询量达4980万人次,“通过联合惩戒、信用约束等机制,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初步成型。”

  关注民生

  群众少跑甚至不跑路

  银川市永宁县望洪镇新华村的孙玉才老人,在村里的代办点上传资料后,镇民生服务中心便受理了申请,办理意见还会以短信形式通知到本人。孙老汉足不出户,就能领到自己的老年证。

  如何把政务服务延伸到“神经末梢”?宁夏交出了答卷: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甚至不跑路。

  近年来,自治区、5个地级市、22个县区和宁东管委会相继建成了规范化政务服务大厅。在此基础上,宁夏力争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加大基层服务网络延伸覆盖力度。全区247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了民生服务中心,已有2723个村(社区)建成了为民办事代办点。

  目前,宁夏绝大多数行政村的群众,都能像孙玉才一样在家门口的代办点办事;35件事项基本实现不出村办理,老年证、参保登记、养老保险待遇核准等6项实现全区通办,覆盖区、市、县、乡、村的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

  数据多跑路,怕就怕一路上“栅栏”林立:由于过去条块分割等机制弊端,“信息孤岛”一直是困扰政务信息化整合的老大难问题;想让数据多跑路,但数据需要“跨栏”,怎能跑得快?

  矛盾所在,就是改革所向。宁夏政务服务网与发改委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水利厅“水慧通”、公安交管、人社医保社保等9个专业审批系统完成对接,并接入住建厅、工商局等21个网上综合服务旗舰店……近两年来,宁夏大力整合各类审批系统,实现了政务服务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联办,大幅提高了审批效率。

  随着今年年初宁夏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这“一张网”已经覆盖区、市、县、乡、村五级786个审批部门,局部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全网通办”;截至目前,在线注册的企业和个人用户超过1.6万个,在线申报受理达7.2万多件——数据多跑路,跑出加速度。

  自我改革

  第二轮审批制度改革“破冰”

  如今在银川,新开办一家企业的用时,再不以日计,而是以小时甚至分钟计。

  今年银川市全面实施第二轮审批制度改革,明确企业开办控制在1个工作日以内。通过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将涉及审批、刻章、开户、税务等5家单位的6个环节整合到一条流水线上,实现了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目前已有1238家企业体验到改革带来的便捷。

  第二轮审批制度改革,是对第一轮的“自我改革”。陈列于银川市民大厅的封存公章,成为“过去时”;随着3年多来第一轮改革的运行,审批流程优化整合不够、部分事项游离于大厅之外、企业项目报批严重割裂、部分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对改革的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凸显。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第二轮改革,银川依托政务服务新平台建设,紧扣企业注册准入准营和建设项目报批两条主线,推出了“1+N”审批服务模式,提出将企业开办控制在1个工作日、投资项目审批控制在30个工作日以内。

  所谓“1+N”,就是申请人可在一个窗口一次递交一套材料,同时激活N个事项办理,在单个事项最长办理期限内取得N项审批结果,有助于实现多证联办、一窗N证、多评合一、节省开支,充分释放信息共享的红利。

  据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对98个事项实行按小时计件,对189个事项实行按分钟计件。考量政府治理能力的尺度,在深化改革中不断落小落细落实。

标签:宁夏;服务;审批;工作日;改革 责任编辑:汪江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