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滁州9月29日消息(记者王文伟)走进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一条长长的“改革大道”,从一座富有徽派风格的高大牌楼开始。
改革开放40年,小岗村“旧貌换新颜”,从改革大道两侧的高标准农田到崭新的农民新居,再到“朗朗书声”的现代化学校,这里的人们正沐浴在改革创新的“春风”里。
如今的小岗人,怀揣梦想,敢想敢干,在新一轮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我是足球“小将”:我有一个足球梦
腼腆的笑容、一把马尾辫,这些特征来自一名少年足球“小将”——小岗学校女子足球队队员章灿灿。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和队友们一起在学校的操场上练习垫球。
这位地地道道的小岗女孩儿心中有着自己的小小足球梦,刚刚加入校女子足球队不到半年时间,就和同学们一起获得了凤阳县举办的校园足球比赛二等奖。“因为自己喜欢足球,所以升入初中后就报名参加了校足球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都会和同学们一起训练足球,学习之余还能锻炼身体。”
李雨展示自己的球技。(央广网记者 王文伟 摄)
和章灿灿一样,同样喜欢足球的李雨,说起足球很是激动。“前不久我们国家的女足还获得了亚运会的亚军,很希望今后能够和她们一样。”说话间,李雨拿起手中的足球要向记者秀秀脚法,一个、两个、三个,毫不怯场的她面带微笑,熟练地做着垫球动作。灿烂的秋日暖阳,洒在孩子们脸上,也洒在了这个充满欢笑的校园操场。
而就是这所坐落在全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的学校,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更是走在了凤阳全县前列。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乐园”。
小岗学校校长邱建闯告诉记者,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学校专门设立了舞蹈、武术、足球、美术等6个特色的教学班,利用课余时间,老师都会带着孩子们学习不同的知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从2016年开始至今,已经投入了290万元兴建了少年宫等教学设施,这也为我们更好地开展特色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就是这样一所农村学校,在继承和发展小岗村“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路途中,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校园里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梦想。
我是种梨达人:岗上的梨花开了
2018年9月21日,在安徽小岗村首届农民丰收节开幕式上,小岗梨园公社启动了首批“认养梨树”的活动,由此拉开了其共享农业和订单农业的序幕。
时间回到2008年,江苏无锡人黄庆昶凭借着敢闯敢拼的劲儿,抓住了小岗村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步伐,毅然只身一人来到了这里,开始了自己10年的种梨生涯。如今10年过去了,这片600多亩的果园早已硕果累累,梨香满园。
黄庆昶的梨园公社。(央广网记者 王文伟 摄)
从2008年开始,扎根“黑土地”的黄庆昶积极引进外来品种,并结合自身特色,创新培育出了个头硕大、味道清甜的果梨。短短4年时间,在他的努力下,于2012年1月成功注册了小岗村梨园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果园的发展,通过流转农民的土地,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2年后600亩的梨树全部挂果,产量将达到300万斤,产值将达到1000多万元。”
如今,站在自家的梨树前,这位“新”小岗人每天不断思索着,如何更好地发展种梨产业?
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四产、五产”后实现田园综合体,这些问题早已在他的心里想过了无数次。“在小岗,就是要敢想敢干。”黄庆昶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从2012年合作社成立以来,他分别注册了“小岗村”、“大吉梨”、“大小岗”、“半农时代”等商标,为今后发展整合360家农庄连锁打下了基础,同时他还利用互联网+为抓手,用轻资产、精定位、做纵深、高增长的思维模式,发展梨园公社休闲连锁农庄。
如今,在小岗,如梨园公社一样的发展模式比比皆是,而它也是小岗村招商引资,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的梦想就是把‘大小岗’的农业休闲模式输向全国。”
蒸米我在行:为了这碗饭吃的更好
连着谷皮一起蒸煮的米饭你见过吗?然而,就在凤阳小岗村不仅能亲眼目睹还能品尝到它独特的味道。
张红国,地地道道的小岗村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如今他有了一个新的头衔:“家家乐米业创始人。”
走进他的供销合作社超市,浓浓的米香扑面而来。桌上摆放的一碗碗白米饭正是张红国主打的品牌:“大包干”蒸谷米。说到蒸谷米的好处,他如数家珍。
“大包干”蒸谷米是凤阳县家家乐米业的核心科技产品,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蒸煮的过程。在张红国看来,只有将家乡的大米再次加工,不断创新,具备了独具特色的市场竞争力才能获得认可,才能把家乡的品牌打出去。“我们一直注重创新,为了提供更加绿色的健康蒸谷米,还和安徽科技学院、江南大学等合作,共同研究开发。”
有了线上的销售渠道,线下的收购链也要拉长,为了和村民共同致富,张红国与12家合作社开展了对接,并且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渠道作用,力争早日提升品牌价值。“从自己的家乡收购粮食,我放心,有了好米才会有后续的好销售,不久前,我们还开通了三家线上门店,短短数月,已经积累了上千粉丝,每月均有几十到100单不等。”
如今,张红国“做好一碗米”的创业梦想似乎正是对40年前父辈们为了一碗米“身先士卒”的最好回应。而无数个张红国们正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凭着敢想敢干的小岗精神,续写着父辈们敢为天下先的珍贵品格。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