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养老中心
日月潭养老中心:高质量背后的高成本
在济南市章丘区日月潭养老中心,探索的是另一种医养结合模式。
白马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一栋小楼,日月潭养老中心却是一家占地50亩、绿化覆盖达65%以上的花园式、社会化、开放式的养老中心。走进养老中心,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里花木扶疏、可游可居的景观环境。养老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接待入住老人近500名。老人可长期居住养老,也可短期或周末休闲度假。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认识到,等老了到养老中心去,都是一个可以接受或不得不接受的选择。由此,养老中心的服务质量,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医养结合模式的推进,养老中心就成为一个重点领域。
医养结合,核心在医。开展老人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和慢性病的护理,养老中心能否做好,怎么做好?2015年初,孙伟第一次走进日月潭养老中心,就是专门来调研养老问题的。
养老中心负责人介绍,在落实“医”的问题上,中心设有医务室,配备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另外,与章丘区第二人民医院建有医养合作关系,实现了老人就医的绿色通道。
2017年两会前,孙伟代表(右)到日月潭养老中心调研,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2018年两会期间,孙伟代表收到来自日月潭养老中心的一封“特殊邮件”。邮件为孙伟代表关注的医养结合问题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养老机构医护人员招聘难、留人难、水平低,是孙伟代表在调研中了解到的一个难题。据了解,很多民办的养老机构中,内设医务室级别较低,没有编制,医护人员无法晋升职称,正常的培训和业务交流也很难进行。没有职业前景,自然难以留住人才。济南一家养老院开业5年,先后招聘了20多位医护人员,只有1位护士干了3年,其他人员都只干几个月就辞职了。专业医护人员和医护水平没有保证,自然难以改变医养结合中“养热医冷”的尴尬。
资源配置不足:如何提高医养结合中“医”的水平?
不管是在民办的养老中心,还是在官办的卫生服务站,都遇到专业的医护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记者在与卫生服务站、养老中心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民政部门、社区街道办工作人员的交流中,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大家对医养结合模式的期盼。但是,大家也普遍感到,对于基层来说,推行医养结合,还缺乏具体的可复制的操作模式,缺乏明确的标准。比如,养老中心的专业医护人员配备,不宜由基层自行摸索,建立明确的标准体系才能保障相应的医护水平。
足够的专业医护人员和较高的医护水平,必然带来养老成本的提高。记者从日月潭养老中心了解到,多年来他们一直在亏本运营。一位来自地方民政部门的同志介绍,据他了解,很多民办的养老院都存在这种情况。如何应对高质量养老的高成本与众多老人难以支付高额养老费用的矛盾,也是受访各方人士普遍担忧的问题。
医养结合是个热话题,记者捕捉到了一些冷思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