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民众大雾中出行。孟德龙 摄
中新社南京1月14日电 (杨颜慈)在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中,江苏14日开始上演新一周的“迷雾重重”。开年以来,雾霾、雨雪轮番“轰炸”长三角,久违的太阳在短暂“露脸”后再次消失。
“2018年走了,也带走了太阳公公。”在浙江,不少网民调侃持续了近半个月的阴雨。
在上海,“非阴即雨”成为2019开年的关键词。直至13日第一缕阳光“快闪而过”,14日起申城大部分地区又继续笼罩在轻度霾的天气中。
在江苏,已持续了半个月的“灰色天空”仍在延续。当天清晨,江苏省气象台升级大雾红色预警信号:该省沿江及以北地区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强浓雾并将持续,其中南京、扬州、镇江、泰州等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50米。
图为车辆开启前后雾灯,减速慢行。孟德龙 摄
气象部门表示,就扩散条件来看,秋冬季节的雾霾并不罕见,但长三角地区持续性的阴霾与雨雪叠加却较为少有。
气象专家分析,冷空气乏力是近期长三角雾霾频出的主要原因。尽管已进入“三九”天,但江浙沪的最高温度却一度达到10℃。因此,“失踪的太阳”也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上演。
受持续阴霾天气影响,流星雨、日偏食等精彩天象也与长三角公众“擦肩而过”。
图为2019年1月14日,江苏发布今年首个大雾红警。孟德龙 摄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通报,今年1月天象可谓精彩连连:2日的金星合月、3日的象限座流星雨以及木星合月、6日的日偏食和金星西大距、13日的火星合月、21日的月全食……多场“演出”罕见地密集上演,甚至出现一天内两三个天象同台登场的情况。
遗憾的是,原本格外精彩的天幕“演出”却经不住雨雪和雾霾的“接连抢戏”和“强势霸屏”。
“很可惜,日偏食本来属于肉眼即可观测的天象。因为天气不好,连专业器材都一无所获。”南京天文爱好者协会秘书长许军称,在日偏食当天,协会组织会员在江苏省内的3个天文观测点进行拍摄。遗憾的是,三个观测点都无法拍摄到清晰可见的日偏食。
许军说,“直到后来,我们用无人机飞过厚厚云层,才拍到了日偏食的照片。”
紫金山天文台专家表示,普通的光学观测都是以好天气为前提。因此,这一轮的天象潮对于“难见阳光”的长三角地区民众来说,实属“无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