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攀比、从众、侥幸…透视落马“关键少数”的畸形心理
2019年01月30日 08:20:4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记者 邱杰 任廷会

  透视落马“关键少数”的畸形心理

  “关键少数”身处关键岗位、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一旦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往往“一查一大片、一挖一大窝”,严重破坏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影响恶劣。贵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关键少数”,精准有力惩治腐败,把对政治生态影响最大的烂树“拔”掉,剖析他们违纪违法的畸形心理,并以此为镜,告诫党员领导干部正心修身,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1“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自恃心理

  【典型案例】

  望谟县委原书记余越前认为自己是县委书记,位置很高,想做什么别人无权干涉。一次,在与某公司谈判过程中,余越前提出将该公司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和税金5400万元返还该公司,遭到很多县领导和职能部门反对后,余越前直接安排一名副县长代表县政府与该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在得知一些职能部门负责人拒不执行协议后,余越前大发雷霆,竟提出“不换思想就换人”。

  作为县委书记,余越前自恃能力强、人脉广、经验丰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把自己混同于私人老板,将望谟县当成“自留地”,把县委搞成家天下,伙同两个同学,通过违法操作将政府项目给指定工程老板承接,以工程“返点”的形式获取利益,完全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置于脑后,对望谟政治生态造成极其严重的恶劣影响。

  【点评】

  在贵州省近年来落马的“关键少数”案件中,不乏自视甚高的领导干部,自认为地位高,把自己当成特殊人物,奉行“我的地盘我做主”;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就算犯一点错误,组织上也不会予以追究;甚至有的人认为离了自己,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事业就不会有很好发展,就算有点问题,组织上也会投鼠忌器,因为工作需要不进行查办。他们忘了初心和使命,忘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职责是组织授予的,岗位是根据工作安排的。他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错误想法,才有恃无恐,最终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2“你有我也要有”的攀比心理

  【典型案例】

  “这车太低端!”从江县委原书记张广渊一心认为随着自己职位升迁、权力增大,就应该享受权力,过养尊处优的生活。在他刚担任从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时,嫌县政府为其配备的公务用车太低端,与其县长身份不匹配,便将工程老板赠送的豪车作为自己的公务用车。

  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高玉林看到一些素质不高的老板腰缠万贯、左拥右抱后,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当其走上领导岗位尤其是随着职位不断升迁后,就开始讲排场、比阔气,穿衣必选大牌,坐车必是大排量,出门必住星级宾馆,最后走上了万劫不复之路。在他看来,权力不行使,过期就“作废”。思想蜕变后,高玉林沉浸在相互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中,追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搞权钱交易,大肆收受、索取多块奢侈名表、名贵饰品、名牌按摩椅、高档白酒等,生活奢靡堕落。

  【点评】

  对比之心,人皆有之。但对党员干部来说,对比不该是追求社会地位的高、物质财富的多、生活消费的奢。比谁的车子豪华、比谁的住宅高档、比谁的金钱更多,就会比出失落、比出失衡。纵观不少“关键少数”的腐败案件,不难发现,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因为存在盲目攀比的心理,看到有的老板一掷千金,心理失衡,认为自己的能力并不比他们差,于是就不择手段地敛财捞钱,追求纸醉金迷的生活。

  “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告诫。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见贤思齐,多与别人比思想、比奉献、比作风,争先创优;应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任何背离组织和人民期盼的行为,最终都只会走上不归路。

  3“办事收钱理所当然”的从众心理

  【典型案例】

  警示教育,别人受到的是警醒震慑,可大方县委原书记张瀚时总结出的不是拒腐蚀、永不沾,而是要投机取巧,走一条“有别于清官,不同于贪官的道路”,换言之就是规避被查处的风险,既要当官又要发财。

  如何实现美梦?经过精心盘算,张瀚时决定利用干部人事权进行利益交换来聚敛钱财。“买官卖官古已有之,社会风气如此,不捞白不捞。”张瀚时自作聪明地认为,“钱货两清”互不亏欠,同时,买官者自身职位来路不正,不会主动“反水”。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张瀚时卖官鬻爵15年,先后收受大方县多个乡镇(街道)、县直机关单位多名干部的财物,利用职务便利为其提拔晋升和职位调整提供帮助,严重破坏了当地政治生态,败坏一方风气。

  【点评】

  一些领导干部常常用“别人都这么做”来麻痹自己。在他们看来,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大家都见怪不怪,因所谓的害怕被孤立,不敢坚持原则,选择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认为“法不责众”,抱着“过节收送礼金红包的那么多,多我一个也无妨”的心态,在潜意识里认同所有的“潜规则”,错误地认为“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是一种社会常态,不拿白不拿。

  但从众的背后,其实是唯利是图、贪婪心理在作怪。由此警醒党员领导干部在权力面前,任何时候都要有足够的定力和清醒的头脑,同“潜规则”作坚决斗争,不做纵容腐败的“帮凶”,更不做随波逐流的腐败者。

  4“只有你知我知”的侥幸心理

  【典型案例】

  “买房卖房,你情我愿。”水城县委原副书记、县长王尔彬起初是既想收钱、又怕收钱,最终在侥幸心理和利益驱使下,以低于市场价格购买商铺,高于市场价售出。低价购买商铺时,王尔彬明知房地产老板给予的“优惠”是看中自己手中的权力,仍心存侥幸地捡便宜。高价销售商铺时,王尔彬心知肚明买主名为买房实则送钱,他自认为买主可靠,是交往多年的“好朋友”,双方各取所需,“你情我愿”,最初的忐忑变为心安理得。

  “我对老板有很强的防范之心,但对于交往时间比较长的,我觉得大家都是很好的朋友,吃几顿饭、收点礼品都是小事,不会有人知道。”正是怀揣这样的侥幸心理,王尔彬越陷越深、无法自拔,直到东窗事发才幡然悔悟,可一切都为时已晚。

  【点评】

  翻看落马贪官忏悔录,虽然每个人的腐败行为都有其具体因素,但大多数人在自我剖析时都提到了侥幸心理。有人自诩高明,以为自己精心设计、反复包装的违纪违法行为不留痕迹,没有人能查出来;有人觉得交往的“朋友”讲义气、靠得住,他们不会“出卖自己”;还有的人认为“反腐败是隔着墙头撂砖头——砸到谁算谁”,觉得自己一向官运亨通,不会“倒霉”。但“玩火者必自焚”。无数案例表明,“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绝不是一句空话,任何心存侥幸以身试法的行为,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5“与组织讲条件”的补偿心理

  【典型案例】

  贵州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家兴古稀之年迎来牢狱生活,这一切源于他自以为组织“亏欠”自己而滋生的不洁之念。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中组部拟任副省级干部公示名单中,他喜不自胜,以为“不是人大就是政协”。一心想着组织给自己“升级”的赵家兴,做起了副省级干部的美梦。因工作需要,组织安排赵家兴到贵州省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任党委书记、总经理。然而,这个当时贵州最大国企一把手的岗位却入不了他的“眼”。愿望落空,自恃功高的赵家兴心里开始不平衡,“省部级干部没得当,组织安排我转岗到企业,居然没有让我到电力公司那样的高收入企业挣点养老钱。”于是,赵家兴产生了“政治上无望,经济上弥补”的错误心理,拿功劳当资本,拿资历要待遇,开启了大肆贪污受贿的不归路。

  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廷恺在选举中落选,“错误地认为别人走后门跑关系把我给搞下去了”,导致其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把衡量人的价值标准都集中到金钱上,开始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索取财物,安排人员进行虚假转账及出具虚假借条,赌博等等。

  【点评】

  因觉得自己“吃亏”而萌生“补偿心理”,最终走上不归路的党员干部绝非个例,这是典型的把自己和党组织的关系简单定义为付出和回报关系的行为,把分内的履职尽责当做向组织要待遇、讲条件的资本,得不到提拔重用,就对组织产生抱怨情绪,转而想方设法在其他地方寻求补偿。

  “总觉得自己吃了亏”实则是心态失衡,“补偿亏欠”其实是这些领导干部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党员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工作不是等价交换,不能眼里只盯着个人得失,斤斤计较于官位、报酬、待遇。应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在名利面前保持清醒,正确处理奉献与获取的关系,永远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心里、摆在首位。

标签:领导干部;心理;关键少数;政治生态;落马 责任编辑:汪江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