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持续改善民生工作方面,中国有坚定的决心、丰富的经验、科学的规划和完善的制度。
■中国坚持扶贫的动力来自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靠的是对保障民生的注重以及对扶贫工作的投入和长远规划。
■中国的扶贫经验可以让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同时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化。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今明两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再接再厉,咬定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按时按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习近平主席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就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实践要求引发热烈反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国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中国脱贫攻坚的创新举措和以民为本的发展思维,认为中国的脱贫攻坚经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值得各国学习。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
在改革开放和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是中国带给世界的一大贡献。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习近平主席作出“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的评价。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1.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穆罕默德说,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巨大成就,7亿多人实现脱贫。近年来,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减贫经验和资源,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作出贡献。
美国未来学家多丽丝·奈斯比特、约翰·奈斯比特夫妇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已经证明,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家,也可以从农业国家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许多关键领域的技术领先者,这对同样寻求脱贫之路的新兴经济体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哈萨克斯坦中国贸易促进协会会长哈纳特·拜赛克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说明中国计划在2020年之前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现实可行。”
“中国扶贫成就举世瞩目,无论从官方数据还是日常接触,感受真切。”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学家谢栋铭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扶贫政策中的电商扶贫形式新颖,值得新加坡借鉴。
“我知道2019年中国计划再减少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科尔茹姆巴耶夫表示,“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持续改善民生工作方面,中国有坚定的决心、丰富的经验、科学的规划和完善的制度”。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蒙亚埃表示,过去40年来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中国的发展成就也为世界的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心人民福祉就是对人民权利的最好保障”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主席3月7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我曾多次受邀到中国考察,亲眼见证了地方政府扶贫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尔茹姆巴耶夫说:“提供低息贷款、组织培训、结对子帮扶……中国政府坚持为每一个有能力、有意愿工作的人提供支持。”
苏丹总统府官员哈桑·肖基在北京参加了“2018年发展中国家生态与旅游扶贫官员研修班”。在云南省考察期间,肖基深深体会到了中国政府在扶贫领域因地制宜、丰富多样的扶贫政策和措施。“中国令数亿人摆脱贫困,这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做出了表率。”
华盛顿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索拉布·古普塔认为,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政府在消除贫困方面的积极政策和认真执行。以基础教育、基本卫生服务和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方针政策,对中国人才资源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利用市场机制来释放人的活力,消除了贫困根源。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阿联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伊卜提·萨姆对中国注重从“扶智”方面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做法表示赞赏。“贫困人口一般教育水平较低,公共管理者一对一地与他们建立长期联系,有利于他们不断更新认识。一旦贫困民众的认识改变,接受脱贫帮扶的效果就会提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社会政策中心主任高琴教授指出,中国近期的减贫措施体现出数字化的特点,其中电商扶贫、就业帮扶、结对帮扶、特色产业脱贫、异地搬迁脱贫、光伏产业脱贫等成为减贫成功的关键措施。
拜赛克指出,中国坚持扶贫的动力来自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靠的是对保障民生的注重以及对扶贫工作的投入和长远规划。
卢旺达治理署新闻与传播部主任杰拉尔德·姆班达说:“中国根据人民的需求和愿望制定了精准扶贫方案,通过改革和发展不断改善民生,关心人民福祉就是对人民权利的最好保障。”
“在国际减贫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为全球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中国正朝着“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迈进,这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前了10年。
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鲁舍表示,在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国仍在坚持脱贫攻坚,并在国际减贫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也让更多国家的脱贫工作变得更容易开展。
谢栋铭认为,中国扶贫也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影响,在当前西方国家民粹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很多发展中国家担心无法重新融入世界,中国的扶贫经验可以让其他发展中国家参考,同时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化。
埃及前外交部部长助理西夏姆·宰迈提表示,“中国减贫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更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为沿线国家提供切实可行的共同发展方案。中国方案对非洲实现消除贫困和饥饿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北京、纽约、华盛顿、阿拉木图、曼谷、约翰内斯堡、喀土穆、开罗、柏林3月9日电 记者黄发红、李晓宏、杨俊、吴乐珺、周翰博、林芮、李滢嫣、万宇、吕强、苏航、刘慧、花放,郑美辰参与采写)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