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大学毕业后选择前往偏僻地区支教一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他们就是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这场青春接力已经持续了20年。
湖南吉首市民族中学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当匮乏。扶贫先扶智,三年前清华大学在这里设立支教点,希望尽一己之力,助力精准扶贫,阻断贫困在代际间传递。在这里,大家承担了高中数学、政治、物理、地理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为了给孩子们带去高质量的教学内容,这些学霸们潜心备课、讲课,融入最新案例,就连错题分析都煞费苦心。
平日里陪着学生挑灯夜战,周末支教老师还要家访,跋山涉水,步履不停,就是希望用自己的现身说法,鼓励贫困家庭支持子女读书。
很多面临失学的孩子就这样被拉了回来。他们还开设心灵空间,让孩子们倾诉成长中的烦恼;互通书信,分享人生的顺风逆境。支教团青年学子的这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品格在师生当中影响很大。
从1998年起,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相继在西藏、青海、湖南、甘肃、山西、陕西等地支教20年,先后共有322名志愿者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贡献力量。接力筑梦20年,支教团教出的学生已经接近2万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时有发生。照片中这个小女孩叫毛雯芝,曾经就读于青海湟中一中,在清华支教学生的帮助下,考上了清华大学,4年后,作为清华支教团的一员又返回母校支教,如今的她,回到了家乡,在基层贡献青春力量。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在支教过程中,了解国情民情,在行走中思考,在艰苦的环境中砥砺意志品质。支教团第一届成员杨海军如今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的一名老师,二十年过去了,在基层支教的收获仍然激励着他。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