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高跟、穿着旗袍、点着细烟、化着浓妆……在各类短视频平台上,这类打着“军阀姨太太”旗号的民国风造型异常火爆,还有人一边摆造型一边“傲娇”发问:“我能当第几房姨太太?”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些女网友追逐“复古风”,作自以为的雍容贵妇状,尽管与历史造型相去甚远,但也属于个人自由。可部分仿妆者理直气壮地拿“军阀姨太太”说事儿,甚至在遭遇批评之后大声申辩:“谁不想当狐狸精?谁不想当祸国红颜?”这种无脑逻辑早已超越审美范畴,反映出极其荒唐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作为军阀可以随意处置的私人“物品”或“玩意”,历史上“军阀姨太太”的故事里从未有过这些女网友幻想的风花雪月,倒是充满了悲情与血腥。将一段生死祸福全凭他人的危险关系,莫名美化成“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倾城之恋”,可以说相当无知者无畏。更重要的是,“姨太太”还隐含着这些人“自我物化”的倾向。百余年来,不知多少抗争与牺牲,才让女性摆脱附属品的枷锁,赢得了如今的社会身份。而今天,一些女性却沉溺在网络小说肥皂剧集虚构的世界里不能自拔,甚至甘愿放弃独立人格,愣是要在“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里哭着喊着当“军阀姨太太”,不仅荒诞更加可悲。
说到底,“军阀姨太太”这种梗,完全是把低俗当乐趣,把无知当卖点。但类似的跟风乱象却屡见不鲜——有人用“你是我的《南京条约》,是我沦陷的开始”向偶像示爱;有人拿“让物价回归民国”做促销广告;更有甚者,拿慰安妇做表情包,拿烈士推销凉茶……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封建思想糟粕借尸还魂,本应帮助人们增长见识的网络空间反倒成了拼无脑、秀下限的娱乐场。久而久之,似乎一切皆可调侃、一切皆可解构,以至于屡屡有人追腥逐臭,言论出格令人瞠目。
今天,网络空间已是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网上翻飞的“历史烂梗”,我们不能一笑而过。该打击的要打击,该引导的则引导,激浊扬清,才能守护好这个社会的价值观。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