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3日讯 据人民日报报道,9月22日,国内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试运营许可证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颁发,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三家企业获得了武汉市交通运输局颁发的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试运营许可证。
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的落地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从测试走向商业化运营开启了破冰之旅,人们对之报以一片雀跃欢呼声。这意味着,这些公司不仅可以在公开道路上进行载人测试,也可以进行商业化运营。如今,汽车行业向智能网联化方向转型是公认的趋势。智能技术和网联技术的有机结合,使汽车的开发模式和使用模式发生了改变,未来的整个生态也会随之改变。而我国近年来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中国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应用的引领者有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但且慢欢呼。首张自动驾驶牌照虽然落地,但春天的脚步仍有些远,实现大规模的自动驾驶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比如世界级别的互联网巨头谷歌在无人驾驶领域深耕了10年都没能落地该项研究技术,可见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比如,“阿波龙”是百度与金龙客车合作研发的一款无人驾驶车,但由于速度缓慢、运行不畅、成本高昂等原因,一直未得到实际应用。有媒体体验“阿波龙”后写下:即使在无人的公园道路上,它的正常运行速度也不超过10km/h,相当于慢跑;一旦遇到行人,即便行人只是靠边行走,它也会立即刹车;一段800米的距离,“阿波龙”行驶了9分钟才到站……而自动驾驶落地难,“阿波龙”不是个例。因为自动驾驶在固定的运动轨迹上是没有任何技术障碍的,但要用于日常复杂的道路行驶还有很多路要走。的确如同研究表明:如果汽车100%是自动驾驶,就可以降低车祸90%,降低车祸死亡率99%,提高交通效率40% ,节油30%。但这种情况必须是所有车都自动驾驶,如果设想一半车自动驾驶,一半车不自动驾驶,而开车的人又明知道对面的是自动驾驶车,它不敢撞你,这样的话交通秩序就会更乱。
只能说,如今这些尝试,只能说明业内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方面进行了更多探索,并不能说明自动驾驶离普通人的生活只有一步之遥了。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所说,当前已有小规模的自动驾驶商业运营案例,表示自动驾驶已经走过了“科研探索期”,现在进入“产品孵化期”,但这个阶段会非常漫长,据他预计,自动驾驶的大规模量产要到2060年。
但是,万事开头难,万事也是开头最重要,从1到10之间,1的表面权重看似最小,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今天商业化应用的落地,何以有日后的量产?这就是首张自动驾驶牌照落地的意义所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