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中南部,总面积1153.24平方公里。全县户籍人口16.78万人,黎族、苗族为世居民族,占总人口的66.7%。近年来,保亭县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为契机,把推进创建工作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国际化进程和提升城市品质的有效途径,全力推进创建工作,探索出一条以旅带农、兴旅富民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路。
2019年9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保亭县榜上有名,现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1个。“呀诺达”景区荣获全国用户满意工程活动(服务类)用户满意证书;“呀诺达”“槟榔谷”景区获评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5.2%,空气质量达优良级标准,地表水水域环境质量达到GB3838Ⅱ类标准,在海南全省率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加强领导 坚持统筹推进
在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中,保亭县坚持以全域旅游发展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抢抓机遇打造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乡村振兴“旅游版本”。一方面立足绿水青山资源,激发全域旅游活力;另一方面,以全域旅游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动群众参与全域旅游建设,端牢“守绿护蓝”的“金饭碗”。
为推进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保亭县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推进旅游业从“部门推动”向“党政推动”转变,旅游业从“单部门推动”向“多部门联动”转变。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百镇千村”工作领导小组、共享农庄工作领导小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等,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形成统一协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执法力度,相继成立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稽查大队、工商旅游市场管理分局、旅游与环境资源警察分局,不断完善“1+3”旅游综合执法机构综合监管机制建设;组建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统筹规划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共建共享。
在创建中,通过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工程,一批贫困村、贫困户同时成为全域旅游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截止2018年底,全县旅游产业有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90户4398人脱贫,占建档立卡户脱贫人口的16.95%。
政策引领 推进产业融合
在推进创建工作中,保亭县把全域旅游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局,在总体规划中明确旅游业为主导产业,产业用地80%以上保障旅游产业发展。同时配套全域旅游支持政策、财政投入政策、投融资政策、土地保障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等,全方位支持全域旅游发展。
在加强政策引导的同时,大力推进产业融合,不断丰富产品供给,促进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融合“旅游+城镇化”,探索出“大区小镇新村”模式,为特色村镇建设作出示范;融合“旅游+水利”,打造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融合“旅游+文化”,打造全国节庆品牌;融合“旅游+教育”,打造全国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目前,保亭县已经建成以雨林为主题的5A级景区——“呀诺达”文化旅游区和以黎族、苗族民俗风情为主题的5A级“槟榔谷”景区,建成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创建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9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五椰级”乡村旅游区和50多家农家乐,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荣誉称号。其中,什进村被评定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在产业融合中,“槟榔谷”景区获“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生产性保护展示基地”称号,《槟榔·古韵》演艺项目被列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推出婚庆旅游、研学旅游、低空飞行等一批旅游新业态。通过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完善设施 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构建“快进慢游”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克服县域内无高速公路的困难,开通6条跨县城际旅游交通专线、2条网约旅游专线,正在建设五指山—保亭—海棠湾高速公路。全县行政村通班车率达90%,农村公路硬化覆盖率达99.57%,打通了主要旅游景区、度假区主干道“最后一公里”。二是游客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大本驿站等6个旅游服务中心,规划建设覆盖城乡、景区的全域旅游标识牌、导览图。三是“厕所革命”实现城乡覆盖。2016年以来,全县共完成63座旅游厕所建设。在第四次全国“厕所革命”推进大会上,“呀偌达”景区荣获“人文关怀奖”。四是推进旅游服务步入信息化、智慧化。成立保亭县旅游数据信息中心,开发智慧旅游指挥系统。重要旅游场所均已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对旅游连接线进行旅游化改造,并配套骑行绿道、观景亭、标识标牌及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创新性地开通跨市县城际旅游公交、网约公交和“微型公交”服务。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保亭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创新发展 点燃旅游亮点
科技服务创新。保亭县已建设成为海南省第一批实现光纤全覆盖的信息基础网络建设达标市县之一,开发多国语言语音导览器,引进智能机器人等。
扶贫富民创新。探索财政扶贫资金入股景区、景点等旅游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槟榔谷”景区被评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海南布隆塞绿心运营有限公司被评为“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神玉文化旅游区获得海南省扶贫龙头企业称号。
营销方式创新。一是把旅游与文化体育等活动进行结合,以“主题旅游季”为载体,每年定期举办“红毛丹采摘季”、旅游婚庆季、高尔夫邀请赛、“呀诺达雨林跑”等主题活动,提升了保亭旅游吸引力;二是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和新媒体等媒体资源,打造融媒体平台,加大保亭旅游资源宣传推广力度;三是利用高层次活动,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宣传,全面展示保亭特色旅游资源;四是积极融入“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参加区域联合营销活动。同时,做好“山村绿”文章,主动融入“海城蓝”三亚,参与“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联合营销活动。
经过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018年,保亭全县接待游客667.52万人次,同比增长11.88%,实现旅游总收入16.64亿元,同比增长21.56%。
(数据来源:保亭县委宣传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