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是沧桑巨变的70年。新中国7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而丰富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指出,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实践,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走在了时代前列!70年来,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70年来,中国人民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三个方面的历史成就不仅是中国70年历史发展的重要成就,对世界历史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工人在中老铁路国内段位于普洱市的木乃河双线特大桥工程现场施工作业。新华社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难探索最终选择的现代化道路。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有过很多道路尝试,但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都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更无法接入世界历史的进程。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变得更加广泛,直接催生了党的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中国特色”。走社会主义道路,各国有各国的走法,中国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共同走出来的,是一条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给人类历史进程带来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成渝铁路王二溪大桥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石拱桥建造技术,是国内少有的铁路石拱桥。新华社发
首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抓住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质,展现了世界历史在当下进程中的基本发展形态。
其次,坚持改革开放,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积极探索,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日中国之成就。社会主义制度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完美结合,有效重组了历史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和能量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为那些既希望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新选择。
最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纯洁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把握上,积极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
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拍摄的集装箱。新华社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中华民族而言,意味着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对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而言,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而言,意味着拓展了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2.中国减贫巨大成就的世界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总体上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穿衣吃饭问题,即将为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画上历史句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战略安排,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2018年中国的GDP已突破90万亿元,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第二个百年目标也纳入战略步骤之中,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战略目标的底气,一方面基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减贫扶贫战略结出的硕果。
贫困问题一向是受全世界关注并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0月17日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0月17日定为“扶贫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消除贫困。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各个方面集中资源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领中国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加速前进。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颁布,明确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脱贫攻坚具有了纲领性文件,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中国的减贫工作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不仅中国人民受益,对世界减贫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减贫成就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达到70%以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人类社会消灭贫困的方式已经走出了被资本主义所限定的框框,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推动下,世界历史将在实现人类真正平等的事业上翻开全新的一页。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多次演讲和讲话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为何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产生源于现实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目标本身就蕴含了问题指向。当今,个别发达国家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处,主宰全球金融体系,不断实现其对世界财富的占有和控制。经济上的主导权也使其形成了政治和话语体系等方面的控制权,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规则解释框架。这种以西方话语体系为主导建立起来的世界体系日益面临困境,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问题表明,旧的世界体系和治理观已经很难整体性解决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问题。尤其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制造的政治“黑天鹅事件”不断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让世界发展更加充满不确定性。“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是“世界向何处去”的追问,循着这样的追问,以追求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规范有序的全球治理体系为变革目标,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应对现实、解决问题、回答时代之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以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不同于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利益共享,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这个共同体着眼于人类未来命运,关切各个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着眼于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等,谋求各民族、国家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是一种新型的全球治理观。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6日 06版)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