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的特征。面对首个由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引发的全球大流行的疫情,各国亟需应对的问题有哪些?中国有哪些经验可以与全球分享?央视新闻《战“疫”公开课》邀请复旦大学卫生经济学教授胡善联,为全球抗“疫”开出一张中国“药方”。
Q:什么是全球大流行病?它有怎样的特征?
A:胡善联:这里有三个词我们可以区分一下。
第一是“暴发”。平时没有的病毒或细菌突然来了,短时间有一批人发病,我们就称为“暴发”。举个例子,食物中毒,比如大家吃饭的时候,有一批人发病了。假如它的发病潜伏期在2到10天,发病曲线就会显示中间的人特别多,两头的人可能少一点。平时没有的突然来了,这就是一个疾病的“暴发”。
第二是“流行”。以流感为例,平时可能也有一些人得病,但是人很少,处在非常低的季节性水平。假定说有一年突然病例增加了,发热门诊的病人也增多了,这个情况我们就叫这个疾病“流行”。
第三是“大流行”。这次的新冠病毒,被称作“大流行”。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8万例。全球范围内,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或多或少发生了新冠病毒的感染。集中在一段时间内,确诊病人已近15万, 死亡5000多例,这就是这个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大流行”。
“暴发”是小范围的;“流行”是在一定的人群、一定的地点中发生的疾病,与平时季节性流行不同;全球五大洲百余个国家和地区有几十万病例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就宣布这个病已经进入到“大流行”的时期。
△图片由胡善联教授提供
Q: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事件有哪些?
A:胡善联:《国际卫生条例》于2005年出台,出台后差不多每两年就会发生一次国际关注的突发的公共事件。
最早一次是2009年的甲型流感(H1N1)。作为突发事件,H1N1在美国和墨西哥首先发生,全世界有5900万人感染,死亡病例1.2万左右。
2012年,再次引发全球关注的是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2014年,在西非发现了传染性非常强的埃博拉病毒。当时死亡率一度达60%到70%。死亡病例中,医务人员就占10%。
2016年,巴西出现了一种叫“寨卡”的病毒。产妇感染后生出的孩子头特别小,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也会受影响。
2018年,西非刚果地区再次发生埃博拉病毒传播,疫情一度非常严重。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图片由胡善联教授提供
Q:“全球大流行”下,中国有哪些经验可以与国际分享?
A:胡善联:首先是举国体制支持抗疫。当然,各个国家组织情况不同,但一般来讲,发生重大疫情时,都应该成立一个国家层面的紧急指挥领导小组。
第二是一定要尽早把疫情信息公开。越早公开,民众的防疫措施就做得越好。
第三是“四早措施”: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现在很多国家,因为检测试剂缺乏,在早期诊断上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影响了确诊患者的早期隔离和早期治疗。在我国武汉的抗疫初期,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很多临床工作者,依靠肺部CT检查先做临床的诊断,再根据检测结果做核酸检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
第四是“四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重病患者要集中在具备ICU条件的医疗机构里集中治疗,把重点力量放在重症危重病人上。
第五是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控制源头、切断传播途径。虽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做到“应收尽收”,但还是应尽可能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和感染率。
第六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我国非常强调社区的“阻击战”,社区的医务人员、民警和居委会要开展联防联控,要把好关。针对境外输入的风险,要在机场等地区做好测温和分区管理。
第七是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疫情会对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有些疫情比较轻的地方,也可以开展有序复产复工。
各国都会根据本国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这次新冠肺炎流行以来,我国在抗疫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已经发布了七版诊疗指南。现在疫情已经向好的方向发展,武汉新增病例终于降到个位数。我们的抗疫经验,可以向国际社会介绍和传播。
Q: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专家团2月29日赴伊朗支援,对于一线专家您有哪些建议?
A:胡善联:我们在抗击疫情中,积累了大量预防经验,特别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收治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刚发生疫情的国家是非常重要的。
对这些援外专家,希望他们首先做好个人的防护。只有在自身健康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好援外的工作。此外,要根据被支援国的国情和他们的卫生体系,选择适合他们国家的措施。一方面是介绍我们经验,另一方面是进行学术上的交流。我们取得的成就、碰到的问题,都可以跟他们探讨,多维度开展国际合作。Q:
全球战“疫”的难点在什么地方?这场战“疫”打到什么程度,才算胜利?
A:胡善联:从疫情来讲,病毒的传播是没有国界的。从1月23日武汉采取“最严”管控措施,应该说之后相互之间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到现在为止,大概已经有50多天。而现在国际上很多国家,防疫措施做得并不完善。从这个情况看,我们还要有一个长期战斗的思想准备,不要由于现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就麻痹大意。现在很多地区出现的是国外输入的病例,只要有国外输入病例,那我们的防疫措施、社区的措施,都不能解除。
Q:治疗新冠肺炎的疫苗以及相关的药物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A:胡善联:新冠肺炎到现在为止没有一种特效药。当我国流行接近尾声的时候,其他国家病人增多,很多临床实验在国外进一步探索。关于疫苗,其实我们在2003年SARS流行的时候也进行过疫苗的研究。这次新冠病毒出现以后,我们再一次进行疫苗的研究,而且也已做了临床安全试验。一个疫苗研制出后,首先需要在小范围的人群中进行试验,确认安全性,然后逐步扩大到比较多的人员。最后,能不能证明疫苗有很强的保护力,还要经受现场人群试验。一般讲,疫苗从研制出来,到人体接种,至少需要半年。也许,我们现在所做的准备不一定是为了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而是为了未来类似疾病暴发流行时,可以更好地进行预防。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