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江西省兴国县高兴镇新圩村高标准农田里机声隆隆,农户正驾驶着“铁牛”翻耕农田,为粮食种植做好准备。陈地长摄(人民视觉)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3日召开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视频会上获悉,中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去年以来,各地农业农村部门采取超常规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分区分类施策,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39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2395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进一步提升中国粮食保障能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家底基本摸清。各方共同努力下,历时10个多月,共核实了9万多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数量、质量、空间位置和利用情况,完善1000多万个地块数据,基本摸清了2011—2018年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家底,已全部上图入库。目前,清查评估问题整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
农田建设力度和质量不断加强。在资金投入上,2020年中央财政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总额达到867亿元,增加近8亿元。地方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强,特别是河北、江苏、山东、河南、湖南、四川等省份地方财政亩均投入超过500元。债券投入规模不断扩大,江西、山东、四川等9省发行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一般债等近200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耕地质量上,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发布《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2019年耕地质量等级比5年前提高了0.35个等级。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在32个县实施880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推动建立100个万亩以上综合示范区。
为激励各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农村部此前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的综合评价。国务院办公厅对综合评价成效显著的黑龙江、江西、山东、河南、广东5省予以督查激励,落实10亿元激励资金,进一步发挥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据悉,今年全国要完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和15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