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何为担当与责任?4名央企党员亲身讲述
2021年06月23日 09:54:07 来源:央广网 记者 王晶

  在央企,共产党员有何不同之处?21日,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4位身着工装的央企党员代表走上台。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经历,但都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诠释着作为共产党员的担当与责任。

孙泽洲(图片来源:国新办官方网站)

  孙泽洲:航天的核心技术 还得靠自己

  “航天的很多核心关键技术,靠钱是买不来的。虽然我们探测的目标是服务于人类,我们的科学数据可以共享,但是在航天中具体的核心技术,还得靠自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在发布会现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探秘深空的多年工作经历。

  在他看来,“大国工匠精神”包含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像这次火星探测进入方案,实际上就包含了中国自己的智慧。科研人员采用了基于配平翼的弹道—升力式进入方案,以降低火星大气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提高适应能力。”

  谈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时,孙泽洲表示,这次“天问一号”在环火轨道等了很长时间。“大家可能也很着急,说同期去的‘毅力号’都已经着陆了,为什么我们还在环绕等待?”孙泽洲说,除了有轨道设计等约束之外,其实“天问一号”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环火轨道上用自己的相机来获得着陆区高分辨率的影像,以及沙尘天气的预探测。“也就是用自己的办法、用自己的手段,来完善对新环境的认知。”

张黎明(图片来源:国新办官方网站)

  张黎明:让百姓感受不到停电 这是我们的追求

  张黎明是一位老电力人,在这条战线上,他已经工作了34年。目前他是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他将自己所做的工作比喻为电力“120”,或者是电力抢修现场的“全科医生”。为保障快速安全地完成抢修任务,张黎明带领大家不断创新。见面会上,他带来了一个具有工人创新特色的小发明。

  他向在场记者边展示边介绍,电网铁塔都是角铁组成的,挥杆上的横梁也是角铁组成的。包括新的驱鸟器等新型传感设备需要后续安装在铁梁上时,过去只能用螺丝拧在上面,这样的话需要停电,费时费力。“我就琢磨着怎么能够不停电。我受单车的启发,后面的车座能卡死,往前一送送到高处,向下一压,就压死了。前面还有一个门帘式的小东西,这也是利用了闭锁的原理,如果万一我这头没有拧紧,它也不会掉下来。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小座架,创新了连接精具的一个大变革。”张黎明说。

  张黎明谈到,电力行业一直以安全为第一。像具有一线工人特色的小发明,来自于生活的启迪、来自于工作的一些经验。“我记得有个人跟我说的一句话说得非常好,电就像身边的空气、阳光和水一样,就在身边。让老百姓感受不到停电,这就是我们电力人的追求。”他说。

白芝勇(图片来源:国新办官方网站)

  白芝勇:每一座隧道的贯通 都是党员的担当

  如何发挥央企楷模作用?中国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测量工高级技师白芝勇也有自己的答案。他参与了3000余公里高铁测量,占了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的近十分之一。他回忆,在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的施工中,这个隧道是当时世界上地质最复杂、水压最大的一座隧道,当时的测量,要保证上亿元的盾构机从江的南岸到江的北岸,误差只有50毫米。如果误差过大,就会造成上亿元盾构机的损坏。当接到这个任务时,白芝勇第一个站起来承担这个项目。

  白芝勇充分考虑到长江两岸受潮涨潮落、偏压、水压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制定了"三定一线"工作法,最终在2015年7月,盾构机在水下穿行了900多天,然后以12毫米的高精度贯通。

  而这,仅仅是白芝勇这些年从事一百余座隧道的其中一座。“每一座隧道的贯通、每一座隧道精确数据的提供,都是我们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工程人的一种责任和担当,也是我们先锋模范作用的体现。”他说。

艾尔肯·买买提(图片来源:国新办官方网站)

  艾尔肯·买买提:大家都像石榴籽一样 紧紧抱在一起

  中国华电新疆喀什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艾尔肯·买买提介绍,他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年前,他加入华电大家庭。那时候的他,面对发电企业的专业术语、原理解释,他还很难用普通话准确表达。但是他没有因此放弃,在5位汉族师傅的帮助下,他克服了语言障碍。在他成长为负责人后,这种力量传承下来。艾尔肯·买买提所在的团队少数民族员工占33.5%,大家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齐心协力为一方百姓守护光明与温暖。

  在中国华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开展科技创新部署要求下,他牵头成立了劳模工作室,攻克多项技术难题,负责的机组能耗指标大幅下降,其中5号机组达到全国标杆水平,获得一等奖。与团队一起开发的项目,获得国家专利。他带过的16名徒弟,都成长为生产技术骨干,4个班组获得13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标签:党员;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陈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何为担当与责任?4名央企党员亲身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