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常用社交软件的人 “抑郁”风险上升
2021年12月10日 11:35:35 来源:武汉晚报

  社交媒体对人的吸引力有多大?荷兰一项研究将它比为尼古丁。发朋友圈后,不停查看点赞和评论;打开微博,刷新并浏览每一个热搜词条;推送消息一弹出,马上点开APP回复……

  据某国际社交媒体管理平台最新报告,截至2021年1月,全球手机用户数量52.2亿,互联网用户数量46.6亿,而社交媒体用户数量达到42亿,占全球总人口的53%以上。

  信息碎片化、手机依赖、偷走睡眠和户外活动时间……社交媒体带来的伤害不只这些,还可能引发抑郁症。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汤永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肖震宇将为你解读社交媒体为何让人抑郁,并教你如何有效抽离。

  常用社交媒体增大抑郁风险

  近日,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合作的一项研究表明,常用社交媒体,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并且在儿童和青年群体里尤为明显。

  该研究采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进行抑郁症评估,首先对8045名成年人评测,再对其中没有抑郁症的5395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482人(8.9%)出现轻微抑郁症。

  其中,社交媒体Snapchat(色拉布,照片分享应用)、Facebook(脸书,照片分享应用)和TikTok(海外版抖音,短视频平台)使用者的抑郁症状显著增加,分别增加53%、42%和39%。

  此外,TikTok和Snapchat的使用者中,35岁或以上人群更易产生抑郁症状;Facebook使用者的情况相反,35岁以下人群更易产生抑郁症状。

  美国著名社交媒体Facebook的前高管肖恩·帕克曾表示,社交媒体的研发理念是“如何消耗用户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设计者利用人类渴望交流的心理弱点,创造出这些能让人时时感觉与他人联系的软件,并通过一些细节设计,引导、鼓励用户不断使用,最终养成稳定的使用习惯。

  比如,当收到点赞时,人的大脑会分泌“快乐激素”多巴胺,进而刺激人们发布或浏览更多内容。这种“诱导技术”正是社交媒体成功的秘诀。

  过度依赖社交媒体

  致社交障碍

  网红、大V……在当代,一些社交媒体的弄潮儿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也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收益。然而,社交媒体却使更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了孤独,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据英美等国的多项调查显示,在社交媒体伴随下成长的年轻一代不乏网络社交达人,但更多的人却不爱出家门,缺乏社交能力,有的甚至“不敢接电话或应门”。

  19岁的英国姑娘伊娃·麦克唐纳曾过度沉迷社交媒体,以至于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结识新的朋友。她表示,“我的社交能力很差,因此故意把自己和其他人隔离起来,这样就不必与任何人交流。我甚至从不接听电话或应答门铃,因为脑海里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人们在了解我之前会对我评头论足。”

  在英国,类似伊娃这样的患有社交障碍的青少年还不是少数。而社交技能在日后的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却难以教授,只能在青少年时期自然而然地学会。而该调查的委托方,英国国民信托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莱纳斯认为,这一结果将不利于他们将来的幸福和英国未来经济的发展。

  不止在英国,青少年因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导致社交障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是什么让你对社交媒体上瘾?

  我们应该都遇到过这种现实:社交场合还一直拿着手机的人,而且还能时不时跟你聊天,还继续玩弄手机,其实我们自己很可能就是这样一员。

  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9个小时,互联网普及率达71.6%。

  据报告发布时数据:有9.83亿人正在使用即时通讯,8.88亿人在看短视频、6.38亿人专注直播,4.69亿人点外卖,3.25亿人在使用在线教育。

  社交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主要源于三大因素:

  ◎心理成瘾机制

  社交媒体具有心理成瘾机制,每个人表现不一,或轻或重。成瘾受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比如有的人过度焦虑,回避现实,好奇心强,社会支持不足,喜欢虚拟刺激感等,这类人很容易成为社交媒体重度沉迷者。还有的商家和平台会根据大数据算法,投其所好,让人欲罢不能。

  ◎随机性回报

  使用社交媒体时,总是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回报,不知道下一条消息或通知会不会引起朋友圈的点赞,期待所谓的“被肯定”以及“相互点赞”。这种随机性回报使得个体的反应持续更长的时间,成为一种不由自主的黏性使用和网络社交沉迷。

  ◎编辑修饰性

  网络上表达和面对面表达方式是有本质区别的,面对面交流能流露出你的真实心里感受,你的迟疑结巴,或者找不到合适词语的尴尬,想掩饰自己的想法在网络社交中得到充分满足。其次,在网络社交软件为想快速呈现自己想变成的模样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发短信、写邮件、贴照片、发状态,所有这些都能让我们向别人呈现出我们想变的样子,因为我们可以编辑,就是说我们可以删除,可以修改和润色我们的面容、声音,甚至我们的整个形象。

  心理学家

  教你3招有效抽离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发现,近20年来社交媒体上瘾现象不断涌现,它可能对人们的感情、行为、人际关系造成长期危害,比如扰乱自我认知、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理解复杂问题等。心理学家指出,减少社交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要适时地从网络中抽离,和自己“约法三章”。

  固定时间使用社交媒体

  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刷微信、微博,不带手机进卧室,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眼前的人和事上,努力让自己从社交网络的小圈子里走出来。自己努力的同时也可以请求家人或朋友的帮助,可以把手机或电脑交给他们代为保管,或提醒自己刷屏的时间。

  多和朋友进行现实沟通

  让电子设备和社交媒体休息一下,约上亲朋好友,面对面交流。但也不必过分排斥,在与远方亲友的沟通上,社交媒体还是维系感情的重要工具。把浏览变为书籍阅读,从一本好书里获得快乐。

  培养“走出去”的爱好

  培养兴趣爱好,扩大社交圈,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充实自己,多走出去,少宅在家,多尝试一些新鲜的事和物,让运动给你带来更多更真实的快感。相信你的生命里,不仅仅只有网络这一种乐趣!

  需要提醒的是,应定期检查社交媒体的隐私设置,为所有账号设置安全、独立的密码,谨慎共享位置信息,警惕陌生人的好友请求,不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等。

  综合生命时报、新华网报道

标签:社交媒体;抑郁症;网络社交;手机;Facebook;社交障碍;英国;随机性;心理学家;Snapchat 责任编辑:徐茜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常用社交软件的人 “抑郁”风险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