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海淀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海淀区感染医学中心目前已完成选址规划,预计2022年底建成、2023年投用。投用后将增强海淀区应对包括新冠肺炎在内的感染性疾病救治能力。此外,海淀区北部医疗中心、苏家坨中心医院等新建项目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预计2024年竣工,届时将提升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医疗水平。
海淀区感染医学中心将设45张床位
据海淀区卫健委主任李劲涛介绍,海淀区感染医学中心目前已完成了选址、规划,即将开工。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海淀区感染医学中心位于海淀医院南门西侧,占地面积2950平方米,分为地上4层、地下1层,新建11间负压病房、1间负压重症监护病房和1间负压手术室。共设置45张床位,包括5张留观病床、35张负压病房床位、5张重症监护病床,预计2022年底建设完成、2023年投入使用。海淀区感染医学中心建成投用后,将增强海淀区应对包括新冠肺炎在内的感染性疾病救治能力。
据介绍,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海淀区已统筹调配7家区属二三级医院、2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000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用于集中隔离点的力量支撑和服务保障,现运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13个,累计启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49(区级)个,可用区级医学观察房间常态保持在1996间。
同时,海淀区相继投入1200余万元购置移动式车载P2+微生物检验试验车、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生物安全柜等设备,实现设备配置率为92%。截至目前,海淀区新冠核酸检测能力达到每日28万份(单人单管)。
北部将引入北医三院国际部
新闻发布会上,李劲涛介绍了海淀区北部医疗中心和苏家坨中心医院两个在建项目的进展情况。其中,海淀区北部医疗中心位于海淀区亮甲店3号地块,总建筑用地约7.52公顷,目前已基本完成前期手续,土方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9%,预计2024年竣工。据了解,海淀区北部医疗中心将引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入驻,各设一座综合楼及400张床位,建成投用后将分别开展医疗服务,并共享车库、市政配套等公共空间。
据海淀区卫健委副主任赵成芳介绍,海淀区北部医疗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北京西北部区域规模最大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的毗邻医院。两家入驻医院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诊疗服务,例如,海淀妇幼将在北部医疗中心重点打造儿科、妇产科,北医三院则会引入运动医学、骨科等优势学科,同时引入北医三院国际部,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提供国际化医疗服务。
此外,苏家坨中心医院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正在进行渣土清运及进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据悉,苏家坨中心医院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引入航天中心医院和苏家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家医疗机构,共设置床位300张。其中,航天中心医院设置了急诊、门诊、住院、ICU、血液透析、体检中心、行政后勤科室及科研教学用房。与此同时,磁共振成像装置(MRI)、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MELA)等大型医疗设备也将配备齐全。苏家坨中心医院工程预计2024年竣工。
明年再开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海淀区共建成5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有关要求,综合考虑社区人口、15分钟工作圈以及接收社区卫生配套用房情况,海淀区卫生健康委经与相关街镇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沟通,计划在2022年开业运营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李劲涛介绍,为了满足海淀区每个街道(镇)至少设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2021年新建了四季青和曙光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 四季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海淀区闵庄门头馨园小区1号楼,面积2122平方米,服务辖区162700人,2021年3月8日正式运营,内设全科、中医科、预防保健科、康复科、医学检验科等科室,现已开业运营。曙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海淀区曙光街道世纪城文化广场,面积1534平方米,服务辖区86181人,2021年10月卫生健康委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已正式移交给北医三院负责运营管理,目前正处于人员、设备筹备阶段。
此外,为打通农村看病“最后一公里”,海淀区多措并举推动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一村一室(站)”原则,结合区域内常住人口数量、地域特点、服务半径等情况,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站条件的行政村一律设站,不符合设站条件的设村卫生室。海淀区下辖53个行政村,需新建和改造的16家医疗机构已于今年10月底全部正式开业运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