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经过4年的研究,全球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重排,并创造出具有全新染色体组型的实验小鼠。这项研究是我国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为人类探索哺乳动物进化、染色体疾病研究等提供了新方法。该成果今天(2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在线发表。
染色体重排,也就是染色体发生断裂与别的染色体相连构成新的染色体。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重排,此变化是物种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但它是如何影响物种进化的,在科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李伟研究员与周琪研究员科研团队合作,利用实验小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和基因编辑工具,成功将其最长的1号和2号染色体进行正反连接,并将中等长度的5号和4号染色体进行首尾连接,结果发现染色体连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的断裂和重新连接。这表明,来自实验小鼠的两条独立存在的染色体在基因编辑后,可以以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的方式连接为一条染色体。这是全球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完整染色体重排,这在合成生物学上是一个新的突破。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特定染色体重排连接所产生的影响,发现哺乳动物细胞的染色体长度存在一定限制。他们通过单倍体干细胞注射到卵母细胞的方式,成功得到染色体连接的小鼠。一系列新发现证明,染色体重排会对哺乳动物生殖、发育、进化、行为等多方面产生影响,为进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李伟:我们人类的很多疾病,比方说在一些白血病,在一些生殖不育的疾病里头,很多都是因为染色体重排导致的,那现在我们拥有了这项技术,我们就可以利用小鼠的模型在实验室里头来模拟这些疾病,然后进而寻找它们的发病机制,找到它们的治疗方法,为人类的健康造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