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检测出XBB.1.5#突然冲上了热搜第一的位置,平静了好一会儿的疫情又要开始了?
据了解,该话题词的来源,系中国疾控中心于2023年2月15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2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据通报,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4例,较上次中疾控披露,“1例XBB.1.5”为本周期新增变异株病例。
记者注意到上一次报告周期(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23日)尚未有XBB.1.5报告,可以确定这一例是在1月底到2月上旬检出。
这是否是“国内首次检出”?
并不是!今年1月初,上海在境外输入病例监测中就曾发现XBB.1.5毒株。
1月2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奥密克戎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所以,该话题词更严谨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内地首次检测出XBB.1.5本土感染者”。
它会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吗?
1月25日,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的放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感染BQ.1、XBB毒株的本土病例,但是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出现这两种毒株流行的可能性比较小。
1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中国新闻周刊》的访谈中提到,在美国XBB的一个分支XBB1.5已成为流行占比不断增大的毒株。XBB.1.5有着明显的免疫逃逸,几乎相当于一个全新病毒。与此同时,BQ.1毒株也在很多国家流行。
“我们国内大部分人是在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感染的,这次感染之后产生的抗体至少能够保护三四个月以上,大部分人可以保护半年以上,到今年的三四月份,大部分人应该都还在免疫保护期内。”李侗曾指出,目前对于BQ.1和XBB的研究表明,虽然它们的免疫逃逸能力较强,但我们目前感染的BA.5等毒株对于这两种毒株仍然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
1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当前BQ.1和XBB尚未像BA5.2和BF7一样在我国展现出传播优势,预计BQ.1和XBB传播占比会逐渐升高,但不会单独引起新一轮疫情升高。预防BQ.1、XBB和预防其他变异株一样,我们要加强病毒变异和疾病严重性等情况的监测,保护好高危人群,倡导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对于这两种毒株,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忧。”李侗曾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经历过感染,大家对于防护也有了很多经验。目前我们仍然应该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这些好的卫生习惯要继续保持下去。”
XBB.1.5毒株感染上有什么症状?
感染XBB.1.5的症状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呕吐等症状。
感染XBB.1.5毒株的症状和其他毒株没有太大差别,根据感染者的体质不同以及感染的病毒数量不同,症状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大多数人群都是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只有少部分的人群会出现重症。
在感染XBB.1.5毒株后要多注意休息,观察病情症状,出现胸闷气短、嗜睡、食欲不振的情况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在2月15日发布最新情况中也明确提到,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3日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4例
那么,新冠病毒新增变异株是否会大面积流行?
著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表示,对于新冠病毒新增变异株目前是否会大面积流行,重要的是取决于两点:一是变异株的传播性和致病性,二是人群的易感性。另外,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也会影响病毒的传播过程。
“目前中国10多亿人群在短时间内集中发病后获得了自然免疫,相当于普遍接种了一次疫苗,而且这次自然感染免疫是在全国已经接种34亿剂次疫苗的基础之上获得的,我国易感人群已经不足全人口的10%。”曾光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可以说,我国民众短时间内形成如此大规模的免疫屏障,其他各国没有出现过,我国的自然感染率已经高过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免疫屏障是相当牢固的”。
“当前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我们还没有发现能够突破免疫屏障的变异株。针对新增的变异株,我们需要继续观察,与其相信预测不如做好实战探测,以早期发现病毒的演变,为应急决定最适合的疫苗接种策略服务。”曾光说。
面对新冠病毒新增变异株哪些人群需要注意?
目前,两类人群需要尽快接种疫苗,一是这次集中感染潮中既没有进行过序贯疫苗接种又没有被感染的人群,特别是其中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二是儿童,特别刚满3周岁尚未接种疫苗的儿童, 这类人群务必加紧接种。
曾光提醒,由于新冠病毒长期存在,即使世卫组织未来有一天会解除新冠疫情紧急状态,也需要同时发布提示,至少要像对待流感那样,将新冠作为全球监测的重点传染病,并指导各国建立常规监测系统,探索建立类似流感那样规范化的年度常规疫苗接种制度。
最近大家都觉得生活回归常态了,是新冠病毒“突然消失”了吗?
李侗曾医生表示,从国外的很多地方来看,新冠疫情是没有那么容易消失,往往是一波疫情之后,过两三个月就又来一次小的疫情,甚至有的地方是每隔3到6个月就来一次疫情。所以,我们国家刚刚经历这样一次大的疫情高峰,那么下一波是什么时候出现,会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都还不知道,我们只能是说做好这方面的监测,同时,也提醒这些脆弱人群,他们要更好的防护自己。
我们感染之后一般保护期是3个月到6个月以上,那么对于免疫力好的人,可以保护6个月以上;免疫力差的人,可能3个月以后他的保护率就下降了。但是在3到6个月之内,我们相对是安全的,除非这个病毒再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异。
第二波感染高峰为什么没有出现?
春节期间大规模人员流动,第二波感染高峰为什么没有出现?
李侗曾医生表示,从12月到1月初,这段时间其实大部分地区的人,可以说80%以上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刚感染之后,大家康复了,我们的免疫系统战胜了病毒,这段时间抗体水平是比较高的,所以这次春节虽然有很多人员流动,大家也参加了很多聚会,但由于我们这个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异,所以大家也没有出现新的疫情高峰。从目前来看已经平稳度过了这段时间。
未来还会出现“新冠大流行”吗?
李侗曾医生表示,因为不同的国家地区采取了不同的防疫的策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全世界是不同步的。有的地方是几波疫情,有的地方是间隔长,像中国这样的,它是突然间形成了一个免疫屏障,那么所以在短时间内其他国家流行的毒株到了我们这儿,它就流行不起来。
新冠病毒还会有“变异”吗?
未来新冠病毒还会变异吗?
会有“超级变种”吗?
李侗曾医生表示,传染病的这个发病情况,它一个是看人的免疫力,一个是病毒的致病力。当然就是说,还有最后是两个相互作用,看看是谁更强一些。我们以后的这个趋势,其实我们现在估计,如果它(新冠病毒)不再发生特别大的变异,那么它的致病率是下降的,对群众的影响是变小了。所以大家也在估计说,这个病毒它的变异是不是已经到了它的天花板了,那么它再增加免疫力,或者增加逃逸能力,都是不会太明显,有这样一个趋势。所以我们估计以后可能就是相对平稳了。
总体来说,从历史上我们看其他的传染病,也是随着时间长 ,它应该是说致病力下降了,但是传染性变强了,因为病毒它自己的目的并不是说我一定要打败人类,我不是非得要把宿主给他致死,或者非要把他弄得伤痕累累,病毒自己其实它只要复制自己,就达到它的目的,它只要生存,传播出去就完成它的任务了。新冠病毒给我们看到它在上呼吸道复制,这样它传播速度就更快、效率更高,但是它在上呼吸道复制,我们肺炎的发生率就少了。另外,从人类跟病毒的斗争来看,如果说这个病很重,都得肺炎症状很重,那我们采取更积极的防护措施,它就更难生存。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