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到浙江义乌直线距离1633公里,
驾车则需要2002公里。
近年来,
近3万宁夏人远赴千里之外的义乌“赶海”,
宁夏由此成为义乌商贸翻译
最重要的输出地。
小语种发挥大作为,
一个人带动N个人,
数万宁夏人创业在义乌,乐业在义乌,
开办公司上百家,年销售额近20亿,
成立义乌宁夏商会,
缔结了两地经贸合作的五彩纽带。
杨文学
我见证这里如何成为“世界的义乌”
春节后,义乌国际商贸城里的外国面孔多了起来,恢复了疫情前的热闹景象。3月以来,我国外贸呈现积极回暖迹象,杨文学的外贸公司门庭若市,来看货、打电话洽谈的外商一波接着一波。
“听人说这里国际业务繁多,全世界的商人都集中于此”。2001年底,阿语专业毕业的杨文学背起行囊只身从宁夏同心来到浙江义乌,在老乡的引荐下到一家阿联酋商人开的外贸公司负责商贸翻译。凭借勤奋努力和不放弃的精神,一年后,他从打工人晋升为企业负责人。2009年,老板结束了中国的生意,杨文学成立了自己的进出口公司。
“义乌是一座融入全球的商贸城市,与232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贸易往来,每天都上演着‘万国创富潮’的生动故事。”杨文学介绍,刚到义乌时这里和家乡没什么区别,就是一个小县城。但义乌最大的不同是一天一变。很多人认识义乌,是从“小商品”开始,五金、厨具、针织、服装、建材……不到十年间,义乌将小商品种类越分越细,成为“世界的义乌”,2022年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元。
扎根义乌20年,杨文学从年薪近30万元到年出口贸易总额五六亿元,将made in China销往伊朗、阿联酋、法国等国家,用亲身经历影响着身边人来义乌创业,成为义乌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马海波(左二)
借船出海,让宁夏制造走向世界
同样是80后的马海波,也是最早一批到义乌的宁夏人,凭借阿语让中药材联通了宁夏与世界。
2006年,想出去闯闯的马海波到义乌一家外贸公司当翻译。两年后公司因资金断裂停业,马海波拿出仅有的5000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人生由此转折。
“当时正赶上市场汇算更新迭代,现金交易变为信用证交易。意味着我要垫资进去,一个月才能回款,2009年面对七八十万的借款,家人担惊受怕,我也忧心忡忡。”回忆十几年的创业经历,马海波对迈出的第一步记忆犹新,这笔生意让他净赚1.8万元。数目不大,却使他从打工仔成为老板,两年后,他公司的外贸额达到千万元以上。
“义乌是个包容的城市,创业环境好,政策支持多,办事效率快,我们确实是享受了红利的人。”2019年,马海波接到阿尔及利亚老客户的一个订单,需要在浙江采购阿奇霉素,马海波多方搜索后得知宁夏启元药业也有这项出口业务,经过联系最终达成100多万美金出口业务,今年又联系了宁夏泰康药业,向北非国家出口二甲双胍。
2022年,马海波的公司外贸销售额达到一个亿,宁夏中药材占了70%的份额。马海波说,中药材在海外很有市场,希望宁夏中药材能够产业化,通过“一带一路”让更多宁夏制造走向世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