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位于渤海湾畔的天津港保税区内一片繁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态环境监测和数字农业创新产业平台内,飞手正操纵无人机进行飞行试验,后台,回传的数据在屏幕上绘制出一条条光滑的曲线。
“我们看好保税区的资源优势,聚焦物联网智能生态检测设备和先进无人飞行器研发、生产和应用,打造空天信息应用创新集群。”平台投资和运营方天津数智华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立瑶说道。
天津刚刚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8.3%,保税区也贡献了亮眼的成绩: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42家;新材料、汽车、绿色石化、信创产业链增加值增速均达15%以上;新引进制造业项目24个,总投资89.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投资重点项目3个……坐拥天津港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海空两港口岸资源的天津港保税区,依托自身区位优势逐梦碧海蓝天,成为天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从天津港港区内的围网中起步,成为北方首个保税区;到开疆拓土,开发建设空港经济区;再到提升能级,获批临港综合保税区……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天津港保税区企业壮大,产业发展:空港,民用航空大家族不断扩充成员;临港,海洋经济发展向新向好;海港,百亿城市更新项目大幕拉起……
面向新一轮科技浪潮和产业革命,天津港保税区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正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向空图强,探索低空经济新亮点
机械轰鸣、焊花飞舞,走进天津空港经济区,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第二条生产线正在施工。施工单位中国铁建大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预计于2025年底竣工投产。
“空客A320二线项目的落地,意味着空客在天津港保税区的飞机生产能力未来将翻倍。我们具备了进一步深度参与国际产业链合作,推动更多配套项目落地的基础。”天津港保税局航空产业发展局局长杨林自豪地说。
2008年正式投产的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是空客在欧洲以外的首条总装线。如今,空客天津已同时具备空客单通道、双通道飞机的生产能力,空客天津合作项目已成为中欧高技术合作的成功典范和天津的城市名片。
在空客深耕天津港保税区的15年里,天津港保税区航空产业加速发展,空客配套项目相继在保税区落地生根。A320机翼装配项目和机身系统装配项目先后在区内西飞国际天津公司开工,实现了空客天津总装A320系列飞机机翼的中国制造以及机身系统装配的本地交付。空客核心供应商美国柯林斯宇航和法国赛峰集团也设立了短舱发动机预组装中心,空客天津总装A320系列飞机短舱从今年开始已实现100%在津配套。
不独民航客机,不独空中客车。依托机场区位和航空产业配套项目集聚优势,天津港保税区航空全产业链日益完善。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项目加快发展、安胜公司成为我国唯一同时为波音和空客主流飞机平台设计、认证和交付全动飞行模拟机解决方案的本土培训设备制造商、天津海特成长为中国最大民营第三方飞机大修及改装基地……目前,天津港保税区已形成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服务、航空物流四大航空产业集群,产业链各环节项目近300个,从业人数超过1.5万人。
依托包括空客、庞巴迪、海特、西飞国际、中航锦江等知名制造、维修、服务商在内的数百家企业构建的航空产业集群,一批紧抓低空经济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企业,正和“大飞机”一道,在这里蓄势高飞。
走进天津市克兰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一台工程仿真设备。屏幕上,一架eVTOL飞行器正在雨天作业环境中模拟飞行。
克兰鹰创始人任文婷说,飞行器想要取得适航证,测试周期通常为3到5年。工程仿真系统的出现,意味着不用飞机进行真实飞机测试,而是通过工程模拟平台完成飞机部件和系统测试。
“抢抓机遇,把握新质生产力,是企业创新的动力和发展的需要。”任文婷信心满满。
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天津港保税区正发力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目前,天津港保税区已初步形成涉及总装、部附件生产、运营、维修、贸易、会展、服务等低空经济全产业链。
经略海洋,激发海洋经济新动能
这个春天,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姜春光忙得很有成就感。一年前,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署了超210亿大订单,其中6艘15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将在天津港保税区建造。经过前期的方案设计和技术“取经”后,首艘大船将于5月开工。
这6艘大船长366米,型宽51米,型深30.2米,建造规模和精度要求都非常高。“大型集装箱船货仓两个导轨之间,精度要求是正负7毫米,相当于建一堵约十层楼高的墙,墙的上下偏差不能超过7毫米。”
2023年,是天津港保税区“大造船”产业崛起“元年”。“通过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路径,苦练内功,改进技术,传统产业也能持续焕新。”姜春光说。从超大订单落户,到华北地区最大集装箱船提前100天交付,再到船舶机器人研发和应用基地成立……天津港保税区船舶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底色鲜明。
“传统”不等于低端,传统产业升级正在催生新的动力。
我国的海洋石油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海洋油气装备制造并不新鲜。但在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下,位于临港区域的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却是一座以5G等技术“武装”起来的智能工厂,工厂攻克10项“行业首次”技术,研发应用智能设备400余台套,主要生产海洋油气平台等装备。
目前,聚焦物流配送智能化改造的二期工程也在加紧建设,无人驾驶叉车、电子地图等“黑科技”持续“上马”。“2024年,我们还将有50个单体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通过新建智能生产中心、总装工位等,加快智能化改造的步伐。”海油工程天津建造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王磊说。
海油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建设、叠风新能源风力旋筒助推系统获得船级社原理性认证、博迈科制造的世界最大吨位之一的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出口巴西……港口、岸线和码头资源叠加多重国家战略,天津港保税区形成了以海洋油气装备、高技术船舶、海水淡化装备等五大领域为主,涵盖“研发设计-零部件-总装制造-配套服务”的产业体系,实现了“百亿产业规模千亿产业链营收”。
一手抓传统产业焕新,一手抓新旧动能转换。新能源赛道已成红海,天津港保税区聚焦自身资源,用好临港石化产业副产氢,走出一条以氢燃料为核心的清洁能源替代之路。
作为天津市布局发展氢能产业的重点区域,天津港保税区氢能示范产业园已经聚集了新氢动力、杭叉集团等多家企业,初步形成产业聚集。
“我们正加快推动以氢为核心的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布局绿色交通、绿色化工、绿色航运、绿色航空四大领域,以能源为基础,以示范应用为拉动,用一个个落地的产业项目践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罗春雨说。
盘活更新,打造产业转型新样板
不久前,在天津港保税区海港片区,天津港保税区海港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作为天津市首个百亿级“工改工”项目,海港城市更新项目被视为“天津乃至北方地区产业转型的一次重要尝试”。
比起因空客天津总装线名声大噪的空港经济区和获批不久的临港综保区,身为天津港保税区发源地和起步区的海港片区近年来稍显“落寞”:虽有汽车、粮油加工等产业“傍身”,但由于产业定型早,结构偏传统,载体空间也有限,区域面貌和功能难以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求。
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浪潮奔涌的当下,如何拥抱新质生产力?
海港城市更新项目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该项目总投资超107亿元,预计更新用地面积94.66万平方米,更新现状建筑面积76.19万平方米。
“本次大型城市更新旨在通过海港片区保税政策优势,以城市更新支持产业聚集和发展。”天津港保税区城市更新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说,未来,海港片区将聚焦保税设计、保税研发、保税再制造等业务形成产业聚集,同时吸引新兴产业主体落户。
项目秉承“无产业不更新”原则,坚持“拆改留”并举,对产业设施、海关监管设施、基础设施及园区智慧化进行提升和改造,打通集疏港堵点、搭建跨境交易服务场景、建设智慧低碳综合保税园区。
“目前,已有多家机构和企业意向入驻海港产城融合国际创新中心,我们将以海港城市更新项目为平台,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的长期工作。”王辉说。
1991年,天津港保税区海港片区建起的一座红色板房,成为了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和保税区海关筹备组最初的办公地点。
未来,建成后的海港产城融合国际创新中心将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在这片承载着希望和梦想的土地上“二次创业”,奋力打造区域产业更新的“天津样板”。
凭海临空,向新而行。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契机,天津港保税区蹄疾步稳。“我们将继续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天津港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尹晓峰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