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记者来到了许奶奶的家。
床头放着一只红色SOS呼救器。“救命用。”82岁的许奶奶患有帕金森,吃力地说出这3个字。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鲁班社区,许奶奶母女俩一起生活。前年,申请到的家庭养老床位帮了大忙。62岁的女儿黎霞说:“过去出门买菜,总是提心吊胆,怕妈妈有个三长两短。现在她按呼救器,通过手机我就知道情况。”
包括呼救器在内,家庭养老床位提供的适老化设备还包括厕所扶手、步行辅助器、防褥疮床垫……黎霞说:“家里没掏钱,政府出了5000块。”
现在,大多数老年人还是习惯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床位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料、远程监测等居家养老服务,好似把养老机构的床位“搬”进了家。
双手支撑,缓步慢行,许奶奶推着步行辅助器,“好使。”
“人老先从腿上老。”黎霞说,“对年轻人来说,走路再平常不过。但对老年人来说,一双好腿脚都令人羡慕。”
通常,“拐杖”的角色由子女们“扮演”。现在,家庭养老床位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拐杖”作用。
在许奶奶家的卫生间,马桶旁安装了可拆卸扶手。“坐久了,老人双腿无力。扶手就派上用场,方便借力站起。”黎霞说。
墙上也设置L形扶手,一比量,高度恰好适合许奶奶,防滑耐用,抓握倚靠均可。洗澡时,折叠式的淋浴椅也能发挥作用。
许奶奶家的卧室装有自动感应小夜灯,方便起夜;天气热时,防褥疮床垫缓解老人的不舒服。单元楼下,还备着轮椅。
“这些确实贴心。”黎霞说,“很人性化。”
老年人不仅需要适老化设备,还需要线下精准服务。
“奶奶,今天我们来给您剪指甲。”34岁的养老护理员玉春必像往常一样上门,弯下腰,语调和缓,面带微笑。玉春必边轻揉肩背边跟许奶奶聊天,“舒服些吧。”
“嗯,好。”说话虽吃力,可老人的神情很放松。
“这是份辛苦活,也是份技术活,更是份良心活。”玉春必说,“我希望尽己所能多帮助他们。”
鲁班社区城市养老服务中心的护理员约有400名,可提供上门卫生打扫、面手足部清洁等生活照料服务;社区护理站有专业的护士和康复师近100名,可提供上门按摩和慢病护理服务。这些属于家庭养老床位的有益补充。
黎霞说:“每趟40元,护理1小时。比专门请保姆要实惠。”
如何加强家庭养老床位的服务监管?每隔15分钟,护理员手机上的智慧养老系统会发送定位,形成工单轨迹,出现异常自动报警。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欣说:“还可以视频连线监督。”
“老龄化背景下,银发群体正在对养老服务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刘欣说,“社区支持下的上门养老服务是目前银发经济的一片蓝海。”
据统计,鲁班社区21户老人使用政府购买家庭养老床位。目前,广西为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6万张,部分老人“养老不离社区不离家”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我希望家庭养老床位能惠及更多人,让像妈妈一样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黎霞期盼。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