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中国 正文

从“吃干秸秆”到“吃膨化罐头” 纾困政策助力肉牛、奶牛养殖扭亏为盈

字体:
— 2025—
05/12
15:02:25
2025-05-12 15:02:25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去年,我国肉牛、奶牛市场行情低迷。为此,多部门提出一揽子纾困政策措施。随着各项纾困政策落实,今年以来,全国活牛价格持续回升,肉牛养殖亏损逐步减轻,部分地区在育肥环节已经扭亏为盈,奶牛养殖也在走出困境。

  一季度肉牛价格回升

  部分地区扭亏为盈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进入3月份以来,牛肉的市场价格逐步回暖。

  吉林省是我国优势肉牛产区,近日,记者在长春、延吉等多个肉类交易市场采访时了解到,进入4月份以来,这些地方的牛肉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商户们告诉记者,牛肉价格上涨,是因为受到活牛价格波动的影响。那么,活牛的交易情况怎样?

  长春市皓月肉牛交易市场工作人员 王巍泽:2025年进入第二季度之后,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有了明显提升,交易价格已经上升为13.5元到14.5元每斤。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肉牛价格的大起大落,吉林省从养殖端到加工端推出多项政策措施助力肉牛养殖提质升级、稳定行业发展。

  去年,拿出4775万元资金,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优质肉牛冻精免费发放全覆盖,让繁殖改良后的肉牛品质更好,养殖成本更低。

  除了从肉牛种源上发力外,吉林省还在牛的饲料上做文章,推出了“茎穗兼收”一次性作业补贴政策,让肉牛养殖由“吃干秸秆”向“吃膨化罐头”转变。

  “膨化罐头”指的是发酵后的秸秆饲料,也就是联合收割机在收割玉米的同时,秸秆被同步粉碎打包发酵,形成优质饲料。

  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 吴健:一个是提高牛的利用效率,一个是节约饲养成本,两个方向来提高牛的综合产能,这样养殖户会获得更多的效益。

  多举措助力奶牛养殖走出困境

  宁夏是我国奶牛养殖的重要地区,奶牛存栏量达88.5万头,日产鲜奶1.25万吨,受消费市场低迷、奶价波动影响,宁夏288家养殖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在宁夏灵武县的一家养殖场,负责人杨杰正在忙着给奶牛群取奶,他告诉记者,为了让养殖场早日摆脱困境,政府从饲料、冻精、利息等方面均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这几项加起来,能够解决养殖场一年的人工和饲草料费用。

  除政府补贴外,宁夏五大国有银行给他发放贷款1.9亿元,并对他做到了不抽贷、不断贷。截至目前,全区各级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各类养殖贷款190余亿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兽医师 洪龙:去年以来,自治区统筹涉农资金1亿元以上,引导乳品加工龙头企业按照奶业协会公布的参考价,应收尽收生鲜乳,来解决奶农销售困难、生鲜乳养殖效益不佳的问题,有效提振奶农发展的信心。

  为了消化奶源,一些养殖户将富余的鲜牛奶加工成各种奶制品,再通过奶吧或者售卖机等特定销售渠道,让消费者第一时间喝上了既便宜又新鲜的高品质奶。在银川市金凤区,记者看到一家鲜奶店,各种以新鲜牛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奶制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购买。

  除了专业奶吧,在银川市的一些大型社区,记者看到了奶制品售卖机。人们不出小区,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买到新鲜奶制品。

  银川奶业协会会长 李宏伟:这个价格一般是超市里的一半,老百姓喝奶方便。

  经过政府、养殖户以及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一季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奶牛养殖结构持续优化,存栏小幅下降,生鲜乳产量同比持平,合同内生鲜乳收购价格稳定,散奶价格明显上涨。

  降低养殖成本

  抵御市场风险

  在位于吉林梅河口的肉牛屠宰加工产业园内,附近农民销售来的肉牛正在等待屠宰。

  某肉牛屠宰加工企业负责人 王道锋:日屠宰量提高到了100头以上,这样每天发出20多吨的新鲜健康的牛肉。

  这家屠宰加工企业的到来,不仅降低了梅河口市及周边养殖户的养殖风险,也带动了吉林中东部地区肉牛产业的发展。

  梅河口市委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 宁洪友:我们原来的养殖,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那么,这户企业进来之后它具有很好的联农带农富农的作用,将带动周边的养殖户形成20万头肉牛养殖的能力。

  为降低养殖成本,更好抵御市场风险,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现代饲草产业体系。记者在宁夏调研时发现,优质苜蓿是奶牛的主食,宁夏88.5万头奶牛,288家养殖户,有饲草养殖基地的只有10%,每个种植户的种植规模也相对较小。

  为了解决优质饲草料短板,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提出要合理利用耕地、农闲田、撂荒地等土地资源、高质量发展优质饲草,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目前,山东、宁夏等地已陆续出台发展饲草业的文件。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 王明利:国际上进口的苜蓿草,每吨三千元左右。如果自己种草,仅算成本这块一千四五百元,饲草成本显著降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畜牧业;农业责任编辑: 黄泽杭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