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乡村消费市场持续扩容提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33元,实际增长6.1%。
乡村消费呈现出哪些新亮点?来看记者的观察。
“科技引流” 乡村消费持续升级
浙江海宁黄湾镇一个家电电商物流仓,这里是浙江比较大的家电电商物流集散地之一。这里一早刚打出来的100多张物流单有三成的智能家电被送往乡村。
物流仓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运往浙江乡村的智能家电数量同比增长了四成。其中,运往海宁乡村的同比增长六成多,日均发货100单左右。跟随快递车记者来到了海宁。在丁桥镇芦湾村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家里都新添置了智能家电。
在村民褚雪芬家里记者看到,智能电扇、智能门锁、净水器、遥控窗帘,有近十样智能家电。
褚雪芬的儿子 褚群海:我们这个电梯门预留了80厘米,万一后面老人用到轮椅,进出也比较方便。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占比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赋能下,上半年,乡村适老化智能产品消费潜力正加快释放。
而随着年轻的新农人逐渐掌家,乡村消费观念也加速向品质化、智能化转变。在丁桥镇永胜村,95后村民祝成彦正在筹备婚房,屋内人体感应灯、扫地机器人、洗烘一体机等智能家电一应俱全。
浙江省海宁市丁桥镇永胜村村民 祝成彦:像智能家电是我们现在年轻人自己装修的标配,根据手机上面的信息就能判断这个晚上用了多少度电。
记者看到,祝成彦挑选的智能家电,大多是一级能效的节能产品。他告诉记者,智能家电要联网随时“待命”,所以会处于持续开启的耗电状态,趁着国家补贴的优惠政策,他特意置办了全套家电节能产品。
浙江省海宁市丁桥镇永胜村村民 祝成彦:扫地机器人有活动,加上国补便宜了八百多,零零散散的像灯具、洗衣机加起来已经便宜了近一万块钱了。
新质生产力不断拓展新型消费,乡村家电市场从“消费促进”转向“科技引流”。在海宁,上半年新注册的智能家电销售主体有532家,乡村门店销售额占全市50%左右。
“短链直供” 农产品进城加速跑
农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也加快通向大市场。截至6月底,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增长4.9%。采访中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从“长链流通”转向了“短链直供”,农产品进城正大幅压缩产销链条,跑出加速度。
这几天,江苏无锡阳山镇的水蜜桃迎来采收高峰。水蜜桃保鲜期极短,摘下后4到5天便会腐烂变质。从被摘下的那一刻,水蜜桃就进入了运输接力赛倒计时。
智能化水蜜桃分拣线上,桃子进入通道后,会被放到专门为硬度低、易损伤的水蜜桃设计的柔性果盘中,随后机器以每秒3个的速度,检测每个水蜜桃的外观、重量、糖度等数据。按照不同标准将水蜜桃分为9类进行分装。这台智能化设备每小时可以检测1万个左右水蜜桃。
经过智能选品系统分好等级的水蜜桃,被放入不久前刚投入使用的冷藏三轮车中。在智能控温系统下,三轮车温度会一直保持在水蜜桃最适宜存放的5℃,十几分钟便将水蜜桃运到村里的寄送点,接力给早已在站内等候的无人车。
顺丰速运苏南区农特商宣传负责人 唐兰:以前我们无人车班次一天是4个,现在我们无人车装满即走,不限次数,实际上每天至少发车6次,水蜜桃发运时间减短了1到2个小时。
水蜜桃被无人车运往中转站后,通过高铁、飞机,24小时就可以抵达江苏省外80多座城市。依靠冷链物流,今年,阳山镇的水蜜桃不仅能发往全国280多座城市,还可以发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并直供10余个品牌商超。
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周澎菲:从以前的需要中转到现在的门店直供,我们也是不断地优化配送模式,更好地满足高端商超的需求。今年预计商超这块就能达到超5000万元的销售额。
我国黄皮最大产区广东郁南县20多万亩黄皮迎来丰收。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和镇村物流服务网点97个、冷库库容3.1万立方米,服务保障黄皮“保鲜”到家。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博士 陈婉冰:以前为了防止它的呼吸作用太高带来不良风味,会采用七成熟这样一个状态发货。我们现在可以达到八到九成熟状态发货,运送到外省比较远的地区能够达到好的品质。
在湖南汝城文明瑶族乡,柰李成熟上市。为了锁住枝头的鲜甜,今年,当地搭建了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涵盖200多个物流揽收点、12条专线,形成了“清晨采摘、严选分级、产地直发”的快速供应链。
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柰李种植大户 黄信炎:一般我们发到粤港澳、长三角这些地方都是24小时就能够送达,偏远地区大概是要48小时。我们都不需要通过冷链,因为很快就到消费者手里了。
“以旧换新” 乡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上半年,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乡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市场供给不断优化。
上半年,乡村绿色智能消费渐成新风尚。随着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全国超95%城市及乡镇的消费者可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以旧换新,节能家电与新能源车成消费主力。高底脚洗衣机、智能电视、养生壶、烘干机、净水机、洗碗机等成为消费新宠。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刘振中:农村居民消费群体庞大,且对能解决“衣食住行”中实际问题的“黑科技”产品需求旺盛,比如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适老性产品。当“黑科技”走进“衣食住行”等乡村消费领域,将会促进更多消费“爆款”产生,这将全面激发广大乡村消费群体的消费潜能。
上半年,乡村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乡村观光游正向沉浸式体验游转变,通过沉浸式体验场景设计激活乡村旅游消费成为新趋势。同时,直播创新成为乡村消费新引擎。一些地区通过户外+室内双场景直播模式,打造出“可看、可玩、可尝、可买”的农旅融合消费场景。
上半年,乡村消费模式也持续拓展。从“单纯购买”转向“参与式消费”。通过物联网、区块链溯源等技术,一些近郊农场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农产品“团购+认养+预约采摘”服务,消费者由单纯消费转向深度参与生产链条,消费体验感随之增强。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刘振中:新质生产力赋能下,乡村消费逐渐呈现高科技、多业态、优体验、快流通、强带动的新特征,消费场景持续拓展,将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生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