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中国 正文

海底世界“搬”进大山 摇滚乐唱进课堂 特岗教师守望乡村教育

字体:
— 2025—
09/11
08:45:24
2025-09-11 08:45:24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教育是件平凡却伟大的事,它发生在每一堂课、每一次游戏、每一张试卷里。

  学校教室里一方小小的讲台,藏着老师带孩子们看过的万千世界。许多扎根一线的优秀特岗教师,他们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展现人民教师的情怀和担当。

  做知识的火种

  去点亮更多的孩子

  在偏远的滇西北地区做一名特岗教师,是走还是留?赵浩兰以实际行动给出答案。2016年,赵浩兰通过云南省特岗教师计划,成为怒江州独龙江乡中心学校一名教师,从教的第一站,她来到一所低龄阶段的寄宿制学校,在孩子们心目中,赵浩兰是“全能妈妈”,上课时是老师,休息时是父母,学生饥饿时她又是厨师,孩子们头发长了,她就变身理发师。

  任教三年,赵浩兰看到了独龙江和大山之外的教学差距,她选择了留下。从青葱毕业生到站稳乡村讲台,年轻的特岗教师要带领孩子们实现更多更大的梦想。

  特岗教师 赵浩兰:做知识的火种,去点亮更多的孩子。我想用我炽热的青春,带着孩子们走出大山,以后回来更好地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

  以艺术之名描绘更美好的未来

  知识的火种可以照亮大山的长夜,艺术的火花也能在大山之间摩擦出未来的模样。如何让山里的孩子看到海的样子,山西临县白家坂小学特岗教师王祥如把海底世界“搬”进了学校,他带着孩子们自己用卡纸或其他材料创作出一些海洋生物,十年教学过程中,王祥如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学校建筑墙绘,做手工布置美化教室,美育绝不仅是教授绘画技巧,而是让孩子们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引导他们拥有更远大的梦想。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的海嘎村,特岗教师顾亚带领孩子们玩摇滚,感受音乐传递的快乐与力量。

  从教孩子们弹奏,到借乐器、组乐队,现在,整个海嘎小学都被音乐滋养着。由于居住在山里与外界接触少,刚进学校时,孩子们都比较内向,不爱与老师沟通。然而,自从学了唱歌和演奏乐器,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多了一份自信。最动人的师生关系,或许就是这样亦师亦友的双向奔赴。

  学生 龙娇:我想当音乐老师。

  记者:为什么想当音乐老师?

  学生 龙娇:因为我想像顾老师一样,把音乐的快乐传递给其他人。

  做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领路人

  除了德育美育,更全面的发展还要兼顾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在湖北十堰竹溪县丰溪镇中心学校,一场啤酒瓶“钓鱼”比赛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这场比赛的组织者黄春立,从2012年毕业后,已经在这座大山扎根了13年。大山里条件艰苦,但黄春立坚持以各种巧妙的活动为学生们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实践。他就地取材,在校内开展“床单排球”“石头作画”;策划开展了学校的第一届运动会、文艺晚会。他结合山区实际,开发整合德育工具十余项,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教师责任编辑: 黄泽杭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