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秋粮收获过半,但黄淮地区连续阴雨天气,对秋收造成一定影响。目前,农业农村部调剂、调度履带收割机、移动烘干机,满足黄淮地区秋收需求。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7省受灾地区,加快开展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农田排涝等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工作。
河南淮滨:抢抓晴好窗口期 履带式收割机加紧作业
眼下,持续阴雨导致河南省淮滨县田间积水增多、土壤湿黏,让收割机的作业难度陡增。在晴好的窗口期,当地使用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加紧收割。与此同时,刚收割的湿稻谷被快速卸入转运车。
河南鹤壁:人歇机不歇 24小时运转烘干玉米
在河南鹤壁,119.5万亩玉米正值收获期。为了加快烘干进度,烘干点工人采取轮班制,人歇机器不歇,24小时不间断运转。当地通过媒体、网络等平台,向农户发布28个粮食烘干点信息,并派出16个农业技术指导组,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
湖北钟祥:精准对接 帮助河南秋粮颗粒归仓
为了保障河南的秋粮颗粒归仓,相邻的湖北荆门钟祥市的129家粮食烘干点开足马力,对接河南省种植大户、合作社,为河南湿玉米提供抢烘服务。
山东郯城:最大限度烘干玉米 直接达到收购粮标准
在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多台履带式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对连片大地块的玉米开展集中收获作业。
记者来到山东省郯城县的一家玉米烘干点,工作人员正通过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来最大限度烘干收上来的玉米。大家看一下,这是烘干后的玉米,水分已经从40%以上降到15%以下,用手抓上,没有湿漉漉的感觉,不沾手,达到了收购粮的标准。
山东武城:发布“烘干地图” 确保农户能随时求助
在山东省武城县,当地发布“烘干地图”,精准地标注了全县31处烘干服务点。地图还附有全县农技人员的联系方式,确保农户遇到技术问题时,也能随时求助。
河北:抢收烘干不停歇 秋粮收获近七成
这几天,河北多地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当地通过调集履带式收割机、增设粮食烘干服务点等举措,积极开展秋粮抢收、烘干作业。
今年,柏乡县的玉米播种面积23.6万亩,已经收获22万多亩。目前,当地正在积极协调能在积水湿地作业的履带式收获机,对剩下的一万多亩玉米,进行抢收。目前,河北全省共出动400多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参与抢收作业。截至10月10日,全省秋粮收获4300余万亩,占种植面积的近七成。
秋收过半遇上“连阴雨”怎么办?
各省在抢收秋粮的过程中都提到了履带式收割机、烘干机等农业装备,那么,他们都会发挥怎样的作用?下面,我们来科普一下农业知识。
履带式收割机:专治各种泥泞 收下来的粮食更干净
平时使用的轮式收割机,轮胎接地面积小,一进雨后的烂泥地,很容易陷进泥里“动弹不得”,别说收割了,连自己都得靠拖车“救场”。履带式收割机宽宽的履带,与泥土的接触面积是轮式的好几倍,能把机器的重量均匀分散在田地上,压强大大降低。哪怕田里积着水、泥土软得能陷进脚,它也能稳稳当当“走”过去,不会压坏田埂。此外,履带式收割机的清选系统密封性更好,能减少泥水混入籽粒,收下来的粮食干净度更高,也为后续烘干省了不少事。目前,24万台履带式收割机已经调度到位,它们就像农机里的“越野坦克”,专治各种泥泞。
粮食烘干机:烘干后粮食又干又净 可直接储存
粮食烘干机专门解决“收回来的粮没处晒”的痛点。阴雨天没有太阳,收回来的湿粮如果堆在场上,用不了一两天就会发热、长霉。烘干机就像一个“智能阳光房”,能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把刚收回来的湿粮倒进烘干机,机器会通过热风循环,一点点把粮食里的水分“抽”出来。更贴心的是,现在的烘干机大多有“控温保护”功能,不会因为温度太高把粮食烤焦,还能过滤掉粮食里的碎叶、杂质,烘干后的粮食又干又净,既符合收购标准,也能直接储存。目前,2000多台移动烘干机组成流动烘干队,加上各地公布的烘干中心热线,等于给湿粮建起了“烘干急救网络”。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 王甲云:我们紧急组织全国24家农机制造企业对接,在一天时间内备齐所需救灾机具,并开始运往河南受灾地区,充分发挥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以及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的作用,接到问题即接即办。
农技“晚播指南”给下一季上“保险”
雨耽误了收成,还可能耽误下一季的冬小麦播种。农技专家已经给出了“晚播指南”,首先是换品种,用更耐晚播的种子;其次是加密度,通过增加播种量来弥补时间损失;最后还要足底肥,保证后期生长营养。这套“以技补晚”的操作目标很明确,把这季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给下一季上好“保险”。面对极端天气,我国农业应对已经是一套系统性的工程,从农机调度到技术保障,核心就是用更专业、更智能的方式,稳住我们的“饭碗”。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