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中国 正文

从“一根丝”到“全球链” 中国丝绸走向世界

字体:
— 2025—
10/15
15:03:54
2025-10-15 15:03:54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丝绸曾是东方文明走向世界的“软名片”。当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在历史深处回响,承载千年美学的中国丝绸,正借助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度”,织起了从“一根丝”到“全球链”的锦绣之路。

  丝绸出口竞争力,首先源于其千年传承的“美”,这份美,在今天被赋予了更贴合全球需求的新表达。

  在浙江新昌达利丝绸的生产车间,6A级桑蚕丝与羊毛交织的面料泛着柔和光泽,指尖划过的细腻触感,是企业攻克“丝绸易起皱”痛点的工艺创新。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金珍:桑蚕丝和羊毛交织的这一款产品,丝毛面料出来后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信赖,订单增长差不多30%以上。

  在湖州新南海织造厂,年产能1300万米的高端真丝面料,凭借稳定的色牢度和细腻的织造纹理,长期占据意大利、法国高端服装市场,今年前8个月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23%。

  浙江湖州新南海织造厂办公室主任 李许霞:我们长期以来跟高校合作研发了一些新的产品,像重磅类的真丝、重磅类的弹力真丝、交织的一些面料,瞄准绿色低碳,新型纤维的材料做研发,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美”是丝绸的底色,“快”则是抢占市场的关键。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效率革命,正在为丝绸产业从设计、生产到物流全链条提速。

  万事利集团董事长 屠红燕:我们10年前早早地布局数字化,我们现在研发AI的实验室,可以为全球80亿人设计10万条丝巾不重复,AI的算法融入了300多个AI的模型,从而让我们的设计师,设计一条丝巾它可以在一分钟内就设计出来。

  创新的免水洗染色工艺,更让“美”与“环保”兼得。染色时间从3天缩短至1天,用水量减少90%,染料附着率近乎100%,产品符合欧盟环保标准。

  中国丝绸正以“精准适配全球审美”的姿态,“秒通关”到“全链条赋能”,重构丝绸出海新生态,通过中国口岸走向世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丝绸责任编辑: 黄泽杭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