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0

中国可燃冰试采60天关井 专家表示不会造成严重温室效应

编辑:王艺
导 语

今年3月始,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从5月10日试采点火,截至7月9日,试采实现60天连续产气,累计产气超过30万方。

3d22ab5e586711474e96a6ab97d6ffb4.jpg

可燃冰(资料图)

  浙江在线7月10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王艺)9日下午14时52分,位于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我国第一口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的试采井正式关井。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取得圆满成功。

  自5月10日试气点火以来,该气田已连续试开采60天,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中国可燃冰勘查试采“晚出发,早赶超”

  俗称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新型洁净能源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就开始对其进行勘探与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起,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等国家纷纷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纳入其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编制了详细的发展路线图。

  1998年12月,以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为契机,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开始在南海寻找可燃冰。

  2002年,我国批准设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专项,正式拉开了我国大规模、多学科、多手段开展海域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的大幕。

  2015年3月至5月,我国使用自主研制的“海马”号4500米级非载人遥控潜水器,在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发现了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被命名为“海马冷泉”。随后,通过大型重力活塞取样器直接在“海马冷泉”区海底浅表层采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今年3月始,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从5月10日试采点火,截至7月9日,试采实现60天连续产气,累计产气超过30万方,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

3Bx_-fyhwret0476600.jpg


7月9日拍摄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现场。新华社 朱夏 摄

  开采可燃冰日本曾2度失败 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可燃冰比常规天然气更加清洁,而且资源潜力巨大。据预测,可燃冰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各国均将可燃冰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然而,海域可燃冰并没有成功开采的先例。

  2013年,日本尝试过开采海底可燃冰并提取了甲烷,但由于海底砂流入开采井,试验仅6天就被迫中断。17年5月,日本二度试验,不过在持续12天后,试采又因同样的问题中断,总产气量仅3.5万立方米。

  一些人认为可燃冰开采会带来甲烷气的泄露,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叶建良告诉记者,可燃冰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在一定的温压曲线之内(例如:500米的水深、5摄氏度的海水温度),甲烷气即便溢出,也会二次生成水合物,不会大量跑到空气中去。

  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条件下有时会分解出甲烷气,形成海底“冷泉”。“我们在这方面监测水平很高”,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陆敬安介绍说,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勘查工作者才能找到可燃冰。经过密切的观察监测,此次开采,无论是在海底、海水中还是井口正上方的空气中,都没有发现甲烷气泄露。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网、央视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