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5

当高校资源遇上共享经济 共享宿舍、共享厨房可行吗

编辑:杨静涛
导 语

共享宿舍、共享厨房以外,共享洗衣机、共享篮球柜、共享饮水也出现在了校园中。校园资源的共享为学生们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引来了不少质疑: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如何保证校园的安全性?

  浙江在线9月5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杨静涛)共享经济是2017年最具时代创新性和变革感的关键词,从共享单车开始,似乎一切资源都拥有了共享的可能性。毫无疑问,共享经济不仅带来了不少便利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然而与之伴随的是社会秩序与安全问题。当共享经济的东风吹向了校园经济,产生了诸如共享宿舍、共享食堂的新概念,究竟该如何平衡共享经济与校园安全?

  只在暑期运营的“共享宿舍”受追捧

64006a4197581b0b28a200.jpg

  今年6月,西南民族大学将学校暑期闲置的宿舍,重新设计一番,打造成了民俗风的“共享宿舍”,供来成都旅游的背包客和暑期在成都实习的大学生使用。

  据了解,这项计划是由西南民族大学、共青团成都市双流区委员会、和双流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发起,将西南民族大学空港校区的41间宿舍化作床位出租的日租房,自7月23日到8月21日营运30天。随着开学的到来,“共享宿舍”目前已经停止运营。

  入住者可采取线上预定或者到校办理这两种方式入住,办理成功之后,交付100元押金即可获得学校的“一卡通”,享受食堂、体育场等一系列设施,“共享宿舍”每天的费用仅为25元,因环境好、价格低而受到了大家的热烈追捧。

  十元使用的“共享厨房”走红高校

ChMkJlmJnV6IJUHsAAI6qVe7-nsAAff8AO4TB4AAjrB488.jpg

  湖北大学大四学生杨海北是唐山人,到武汉读书后,因思念家乡菜而萌发了创办“共享厨房”的念头。杨海北向学校递交了详细的创业计划并得到了校方的支持。此后,经过湖北大学相关部门的审批,杨海北的“共享厨房”于2017年5月中旬正式开业。除了杨海北,还有两位“合伙人”,主要负责推广和后台协调。

  杨海北透露,创办“共享厨房”前期资金大约投入了一两万元。目前,该共享厨房只面向武汉市各高校学生开放,除了湖北大学本校的学生,也有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同学到访。

  “共享厨房”需提前预约,每次使用收费十元。随着“共享厨房”的网络走红,成为了不少同学聚会、生日派对的选择。共享厨房开张近3个月,目前每个月基本上都有百余人预约使用。

  观点:共享经济不应一刀切

136312642_14956685912151n.jpg

  5月24日,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某宿舍楼内,学生在展示如何使用手机下单购买洗衣液。

  共享宿舍、共享厨房以外,共享洗衣机、共享篮球柜、共享饮水也出现在了校园中。校园资源的共享为学生们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引来了不少质疑: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如何保证校园的安全性?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尽管“共享经济”越来越热,但是“高校不同于社会,应兼顾到学生及家长的感受”。“虽然有住宿登记制度,但是如果有人持伪造证件入住,就是一大隐患”。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刘向兵认为,共享宿舍并不是新生事物,因为在国内的高校,大学生对校园公共资源的使用本身就有“共享”的性质。刘向兵认为共享经济对于高校而言是个好现象:“共享宿舍”盘活可暑期空置的资源,既满足游客或考研学生的需要,又有利于实现学校资源的保值增值。“共享厨房”对于学子来说可以吃一顿自己动手做的饭,对于学校来说某种程度上避免同学们在宿舍使用违规电器,一举两得。还有助于学校提升后勤管理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是否共享、是否开放,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问题,不用‘一刀切’,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做决定。如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对来旅游的人都要限制数量,是不可能再搞什么共享的;西南民族大学处在成都这样的旅游城市,游客对便宜实惠又有特色的住宿有巨大需求,假期开放后,又不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这样做则完全可以。总之要因校而异。”刘向兵说。

  (综合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央广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