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5

官方重拳出击!明星离谱“天价片酬”有望被遏制

编辑:周舸
导 语

据媒体报道,针对部分明星天价片酬的现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又出新招。

a8f2117823a106335c5ae5f29dfcbfd1.jpg

  网络图片

  浙江在线杭州9月5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周舸)据媒体报道,针对部分明星天价片酬的现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又出新招。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行业组织出台电视剧成本配置比例指导意见,引导制作企业合理安排电视剧投入成本结构,优化片酬分配机制,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

  业界普遍认为,这是有关部门对于遏制明星天价片酬又放的一个“大招”。

  明星片酬上涨速度堪比房价

  演员天价片酬,堪称悬在中国影视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大家都在声讨,却在声讨声中越炒越高。今年初在上海举行的2017SMG(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制播年会上,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语出惊人:“2016年比房价上涨更快的是明星片酬!一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近250%,一部成本3亿元的电视剧,明星拿走2亿元片酬。”

  明星片酬过高,连央视都出手批评。今年,央视新闻频道制作了“演员天价片酬”专题,指出如今影视剧制作经费分配十分不合理,明星片酬占了大头,编剧、后期配音等工作人员酬劳极低。香港导演吴思远曾表示,如今大部分的电影中,演员片酬已经占了制作费的一半,有些甚至达60%至70%,制作的资源就变少了。央视的报道中更提到,《如懿传》两位男女主片酬加起来合计1.5亿元,时下当红的几个流量小生的片酬更高达8000万到1.2亿元。

  针对这一现象,此次《通知》的第三条明确指出,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电视剧投入、分配机制。充分尊重和鼓励原创,在投入和分配上体现创意和知识的价值。行业组织出台电视剧成本配置比例指导意见,引导制作企业合理安排电视剧投入成本结构,优化片酬分配机制。规范购播和宣传行为,维护行业健康发展,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

  影视产业机制有待优化

  而国内明星的片酬之所以这么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自己及其参与的产品,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其实都是极其复杂的金融产品,已经不能用常情常理去衡量,而要用金融魔术的眼光去打量。

  在混乱的行业标准之下,明星有没有作品不要紧,作品质量如何不要紧,电视剧质量如何也不要紧,要紧的是,他们有没有被金融魔术师之手选中,成为标的物。一旦被选中,就会附着金融产品里最奇妙的那些属性。

  比如业内不良竞争和互相抬价,各路大牌明星经纪人匪夷所思的试探性报价,导致了演员行业看上去生机勃勃。不管你是一夜走红,还是实力派偶像派,只要你有话题和卖点,你就是可以通货膨胀的。

  在这个行业,收入可以不关乎资历、不关乎业务水平(演技),强烈依靠毫无规律逻辑的“人气”和“话题”。影视行业的生产模式——从编剧为主到导演中心制再到明星中心制,又助长了这一趋势。不断恶性循环到现在,个别明星的“天价片酬”成了至今难解的病症,造成了娱乐产业里糟糕的“通货膨胀”。要解决这个问题,与其骂明星,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娱乐产业的生产机制,在根源就出了问题。

  专家:市场日趋成熟 观众需要好作品

  在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电视评论委员会主任尹鸿看来,《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可以加速影视行业供需关系的平衡。

  “明星天价片酬不符合产业发展的根本规律,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尹鸿指出,演员片酬过高,会让拍摄经费的比例严重失调,也会降低影视作品的质量,同时引发明星攀比的不良现状,“一些作品不去选择最合适的演员,而是过度依赖明星”。

  不过,尹鸿也提到,当下观众和市场日趋成熟,“现在观众的选择一定是好作品而不是大明星,另外一些企业也意识到要抓紧培养新的人才来改善紧张的供需关系”。

  (综合中新网、新华网、人民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