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日正式开考,持续至25日。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报考人数238万,比去年增长37万。这波考研大潮的背后,究竟谁是推手?
浙江在线12月23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洪慧敏)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日正式开考,持续至25日。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报考人数238万,比去年增长37万。这波考研大潮的背后,究竟谁是推手?
考研大军激增37万
据统计数据显示,考研大军激增的37万人数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
记者梳理多省份考研报名人数发现,湖北、辽宁、湖南、河北等地的考研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以河北省为例,今年全省共有120580人报名,比去年增加17525人,增幅达17%,报名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内蒙古、广西、云南等地的报名增幅均超过20%,四川的增幅更是达到了45.87%。面对今年激增的报名人数,四川省已增加了6个高校考点和15个附属考点。
初试成绩明年2月中旬陆续公布
根据此前公布的考试安排,今天上午进行的考试为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下午为外语,明天则将进行两场业务课的考试。
每一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的考试时间最长也不会超过6小时。
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信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一般会从明年2月中旬开始陆续公布。考生可通过网络、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或招生单位公布的方式查询初试成绩。
自主划线院校会在明年3月陆续公布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之后,自主划线院校开始组织复试,考生要提前了解招生单位及招生学院发布的复试时间、地点及安排,积极做好复试准备。随后,教育部会公布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非自主划线院校复试、网上调剂开始。
考研背后动力何在?大部分考生提到了“就业压力”
小龚今年刚从武汉大学土木建筑系毕业,去年考研的目标是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分数不够,成为“炮灰”。今年,他在华中师大附近租了房子,一年租金大约3000元,平时过着教室、租处两点一线的生活。“我高中就想当老师,目标很明确,只有考研转个专业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小刘,很早就决定攻读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国内汽车行业正在转型发展中,希望自己能在新能源及自动化汽车方向研究得更加深入一点。”
武汉晴川学院新闻专业大四的小邓,今年跨校报考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她说高中时偏科,没有考取心仪的大学,进校后对比了几所在汉部属高校的报录比,最后选定了奋斗方向。“本科毕业进入好的媒体单位并不容易,所以想通过考研,提升一下,让我以后的就业平台更高一点,选择更多一点。”
记者在武汉各个高校随机采访了30多名考研学子,发现本科生考研的原因各不相同,如考进名校提升就业竞争力;换感兴趣的专业,完成职业梦想;热爱学术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家人的期待,自己想努力完成;也有的是因为工作不好找,先读几年书边走边看。
其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提到了“就业压力”这一点。如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每年的本科毕业生还未毕业就被大型国企抢走,根据历年数据统计,该校就业率好的学院,研究生报考率就相对较低。
专家建议正确认识自己理性选择考研
不可否认,考研是不少本科生心目中一个不错的毕业选择。但记者走访发现,坦言考研是因为“看到宿舍都考研,自己就跟着报名了”,或“受父母之命”的群体也不在少数。湖北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应届毕业生小荣说,根据进校时的规划,他最初的目标是就业,但父母都想让他继续深造,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在5个月前,他临时决定考研,但跨专业报考自己喜欢的金融系。
是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考研呢?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14级辅导员韩芳介绍,在5年的学生工作经历中,她曾多次遇到考研一次失败,固执不找工作,而选择“二战”“三战”的学生。“学校鼓励学生朝更高的学术平台努力,但并不推崇跟风、盲目考研。毕竟这样时间成本太大,而且毕业后,工作经历也同样重要。”
韩芳认为,读研和未来发展好并不能划等号,社会各行各业具体情况不同,除了部分国企,大部分单位更注重学生的工作能力,而非学历。是否考研,学生应综合考量,理性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我们学校的学生读到大三时,会收到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校方会据此了解学生的意愿和职业规划,进行相应建议和辅导。”韩芳说,考研成功的学生,一般是目标明确、意志力较强、大学三年专业成绩靠前一点,且对自己定位较准的学生。“考研是一个长期过程,并非几月之功。考研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很多人半路就放弃了。”
(综合自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