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4

从壁画走向餐桌 古老“敦煌菜”原来是这个味道

编辑:蒋敏华
导 语

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华历史文化瑰宝。壮丽的莫高窟壁画,令不少游客大饱眼福,终身难忘。而让吃货们感到兴奋不已的是,越来越多古老的“敦煌菜”,已逐渐从壁画中复活,逐步搬上现代餐桌。

8.jpg

敦煌壁画(网络图片)

  浙江在线杭州12月24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蒋敏华)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华历史文化瑰宝。壮丽的莫高窟壁画,令不少游客大饱眼福,终身难忘。而让吃货们感到兴奋不已的是,越来越多古老的“敦煌菜”,已逐渐从壁画中复活,逐步搬上现代餐桌。

2.jpg

古老敦煌菜走出壁画

  历经十多年时间,由敦煌遗书和敦煌壁画中挖掘整理而出的古老“敦煌菜”,渐成“香饽饽”。为加速敦煌石窟中更多美食“原汁原味”的回归现代餐桌,近年大量缺少系统记载的菜品尝试拓展研究领域,追溯“原始配方”。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秀清长期从事敦煌饮食文化的系统研究。他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随着对敦煌饮食文化研究的深入,目前研究范围扩大到了敦煌出土的汉简、以及临近敦煌的嘉峪关、酒泉等地出土的魏晋墓室壁画(画像砖),其中有不少饮食资料、饮食器具、宴饮图像等。

  杨秀清表示,近年在敦煌石窟外的一些传世文献和考古出土中,有不少涉及古代饮食的材料,这对敦煌饮食的研究恰是很好地补充。把传世文献、考古出土文献,以及现代烹饪技术及饮食文化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目的是将更多“敦煌菜”创新回归“寻常百姓家”。

9.jpg

敦煌壁画中的神仙粥(网络图片)

  敦煌神仙粥并非虚传

  长期致力于敦煌学研究的兰州财经大学教授高启安认为,敦煌饮食文化,即指以汉族饮食文化为主体,兼取中外四方饮食文化之长而形成独有的饮食文化。除敦煌石窟之外,在周边地区的传世文献及考古出土中,也有不少反映敦煌饮食的食物构成、食物加工、食物名称、进食方法和礼仪、餐饮具等资料。

  因丝绸之路而闻名于世的甘肃敦煌,是人类四大文明和三大宗教的交汇点。据学者统计,敦煌文献中直接记载饮食的社会经济文书有700多件,它们详细记录了当时日常的食物原料、饮食结构、食品加工、食物品种、餐饮工具、饮食风俗和习惯。敦煌壁画中也多有饮食场面、食物品种和饮食礼仪等内容。

  事实上,敦煌石窟中也有详细的饮食记载,比如“敦煌神仙粥”就有非常清晰的配方:怀山药(去皮)50克j将其煮熟、碾碎;鸡头米25克,煮熟去壳捣为末,将以上二味与粳米50克,慢火煮成粥。韭菜子5~10克研末,待粥成加入韭菜子末搅匀后再略煮1分钟。空腹服用。食后,饮少许热酒,效果更佳。

10.jpg

赵长安和他的敦煌菜

  已探索半百道敦煌菜

  30多年前,因着迷敦煌神仙粥而与敦煌结缘的赵长安,日后成为“敦煌菜”的创始人。

  赵长安自16岁拿起勺子,如今已走过30多个年头了。80年代始,赵长安首次提出“敦煌菜”的概念,开始潜心研究,他从敦煌遗书、敦煌壁画、敦煌简牍及敦煌考古发掘中,“淘出”一项项珍贵的史料,从食点、饮品、佐料,到餐具、餐制、公宴、家宴等等。“我到处查资料,不懂就请教学者,做下的相关笔记至少有100万字了”。

  九色鹿、雪山驼掌、昭武古法羊肋、敦煌素燕……30多年,赵长安已从敦煌文献中探索出四五十种古代敦煌美食,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厨前来兰州“取经学艺”。

  赵长安说,敦煌是“西域三道”交汇的枢纽咽喉,与西域各民族多有往来,各民族也将他们的饮食、口味、烹调手法带到了敦煌,南方的米饭、茶茗,北方的粟米饭、散子,西域的胡饼、烤饼,印度的糖,以及烹、炒、炸、烤、蒸、榨等这些敦煌常见的食品和烹制手法,都反映着敦煌饮食中西兼容、四方辐辏的特点。

11.jpg

敦煌景观(网络图片)

  [阅读延伸]

  敦煌两千年兴衰史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汇处,是被沙漠戈壁所包围的一小块绿洲。  

  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之后,敦煌开始成为中原地区通往西域道路上的军事、商贸、文化、政治重镇和交通咽喉。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敦煌长期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人畜歇脚避难之所和商品货物交换的中转站。

  古代敦煌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元代以后,敦煌失去了连接东西商贸文化交流的地位,逐渐开始没落。

  明朝封闭嘉峪关,加速了敦煌衰落的进程。直到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敦煌学蔚然盛行之前,敦煌始终只是中国大西北戈壁滩上一座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的普通小城。

  (综合中新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