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四年的考古发掘,中国道教祖庭江西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显露“真容”。在1月21日举行的“大上清宫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上,专家们认为,上述遗址是中国自宋代以来最高等级的皇家宫观。
大上清宫复原沙盘
浙江在线1月22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蒋敏华)历经四年的考古发掘,中国道教祖庭江西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显露“真容”。在1月21日举行的“大上清宫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上,专家们认为,上述遗址是中国自宋代以来最高等级的皇家宫观。
大上清宫遗址航拍图
大上清宫遗址发掘现场
建筑规模堪比半个故宫
“大上清宫在全国道教宫观建筑中规模是首屈一指的,相当于北京故宫的一半。”江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徐长青告诉记者,根据考古勘探初步推断,大上清宫遗址占地面积约30余万平方米,目前已探明18万平方米范围,并确定了部分围墙基础。
徐长青向记者透露,历时四年的考古发掘揭露出上清宫区域的规模建制与文献记载完全吻合。记者在遗址现场看到,遵照中轴线对称布局原则,大上清宫的主体建筑龙虎门、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阁遗存依山势自南向北依次排列,这与清代画家关槐所绘《龙虎山鸟瞰图》一一对应。大上清宫鼎盛时期,两宫(上清宫、斗姆宫)拥有十二殿二十四院的宏大规制。
大上清宫遗址出土文物垂兽
大上清宫遗址出土的瓦当
出土文物体现皇家气派
大上清宫遗址揭露出的遗迹及出土文物,无处不体现出大上清宫的皇家气派。
徐长青告诉记者,从建筑规制看,上清宫的主体宫殿都由南向北沿中轴线分布工字连座台基上,这种建筑形制是参照北京故宫乾清宫—坤宁宫的样式建造,极具皇家风范。而从建筑材料看,大上清宫出土了很多大体量的石柱础,如三清阁存留的柱础底座长86厘米,露明部分直径64厘米,在一般道教宫观难见,“只有皇家建筑才会使用如此巨大的建筑石材。”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上清宫遗址出土的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器碎片及各类建筑构件,其中不少是釉色饱满的琉璃瓦;宫观地面铺垫了做工精细的“金砖”,一些柱础底座雕刻有精美纹饰,无一不映衬出大上清宫高贵的皇室色彩。
大上清宫核心区域
大上清宫遗址出土的“清嘉庆十五年重修上清宫碑”
今后或将打造遗址公园
大上清宫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上清镇东,泸溪河北岸,溪山环拱,距嗣汉天师府约一公里处。据文献记载,大上清宫自北宋开基设坛以来,历经宋、元、明、清,是历代正一派天师禅宗演法、修行传箓、降妖除魔的宗教场所,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1930年毁于火灾。
2014年6月,龙虎山风景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大片建筑遗迹,特别是一块“清嘉庆十五年重修上清宫碑”,专家初步推测,该建筑遗迹为大上清宫遗址。在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鹰潭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
2017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遗址做了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对已发掘的约5000平方米的范围进行保护大棚搭建保护,这将为今后打造大上清宫遗址公园奠定良好的遗迹和文化基础。
(综合央广新闻、中新社、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