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1

当年偷看的多已为人父母 《天龙八部》入选寒假推荐书目

编辑:冯一伦
导 语

对于70后、80后家长来说,小时候偷看武侠小说,简直成了“成长标配”。虽然有着这样的经历,但对于寒假荐读《天龙八部》,不少家长还是感到出乎意料。

  浙江在线杭州2月1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冯一伦)这两天,重庆一中、南开中学、巴蜀中学高一的学生有点兴奋,原来在老师的寒假推荐书目上出现了武侠小说《天龙八部》。

  在常态认知里,假期推荐阅读多为文学名著或者相关学科著作,而《天龙八部》类的武侠小说,一般都被认为是供娱乐消谴用的,是“课外书”,难登大雅之堂,有家长表示“很意外”,但网友却纷纷为其点赞。

12.jpg

《天龙八部》小说

  家长:《天龙八部》是我当年偷偷看的

  对于70后、80后家长来说,小时候偷看武侠小说,简直成了“成长标配”。有时为了能多看几本武侠小说,甚至省下吃饭钱,为了逃避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常常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

  虽然有着这样的经历,但对于寒假荐读《天龙八部》,不少家长还是感到出乎意料。

  “老师居然推荐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有家长表示,“想当年,我们上中学的时候,老师们可是将武侠小说视为禁书,我们都是偷偷摸摸去看。一旦被发现,书被没收,还要受到严厉惩罚。”

  “确实有点出乎意料。”学生家长赵先生说,自己也是搞语文教育的,他更乐意让孩子先看看教育部的推荐书目,然后再涉足其他课外书。

  赵先生说,重点中学的老师肯定不会随随便便给学生推荐书目的,之所以推荐《天龙八部》肯定是有一定深意和教育意义。

  也有家长表示:“《天龙八部》不仅情节扣人心弦,书中还有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老师让孩子看《天龙八部》,除了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让他们关注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意图。”

  其实,家长们的担心,也并非毫无道理。当代的武侠与言情类小说,数量多如牛毛,且质量参差不齐,稍有不慎,的确容易给孩子以错误导向,所以部分家长不让孩子与该类书籍有所接触,日常允许孩子触碰的,也大多是在世界文学当中较为杰出的名著。

13.jpg

《天龙八部》电视剧

  老师:《天龙八部》展现了侠义精神

  武侠与言情类小说,一直被部分家长与老师视作为“闲书”,认为这类书只能供平时消遣娱乐之用,并无实际可学习之处,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所以一直被列为学生读物的“禁书”。既然如此,重庆的中学何以会“大胆犯禁”?

  巴蜀中学张学忠老师介绍,为契合“整本书阅读”要求,今年寒假,学校在高一年级推荐了《呐喊》、《古文观止》、《天龙八部》三本书。

  为何要选入《天龙八部》?怎么来看《天龙八部》?南开中学高一语文老师龚春华说,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曾入选过选读课本,小说的叙事结构很严谨,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却展现了侠义精神——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肝义胆利国利民。

  其实,这样的“逆袭”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中学生阅读喜好息息相关。前些日子,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发布了首份《上海市少年儿童阅读报告》,其中显示,中学生借阅最多的图书即是《天龙八部》。也就是说,中学生喜欢《天龙八部》,是有数据支持的,这可能也是其“逆袭”最大的根据与砝码。 

  如此说,把《天龙八部》这类武侠小说纳入寒假推荐书目,既满足了学生心理,又能给学生带来新的精神体验和价值思索,既是教育模式灵活多变的体现,还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那何乐而不为呢?前几年,周杰伦的《蜗牛》就曾入选小学教材,把《天龙八部》作为中学生的寒假推荐阅读书目,自然无需莫名惊诧。 要明确的是,《天龙八部》只是众多推荐书目中的一本,一些经典名著也仍在其中,并不存在顾此失彼,或者偏重一方。 

  网友:为《天龙八部》入选寒假书单点赞

  在常态认知里,假期推荐阅读多为文学名著或者相关学科著作,而《天龙八部》类的武侠小说,一般都被认为是供娱乐消谴用的,是“课外书”,难登大雅之堂。

  然而,名著固然非常具有阅读价值,但对于大部分中学生来讲,确实深奥难懂,难以领会其中的乐趣,觉得枯燥乏味,自然越看越不想看。相较之下,《天龙八部》等通俗文学的加入,本身也起着一种调节剂的作用。既增强了推荐书目对学生的吸引力,又为学生假期的学习和成长增添新的乐趣。让推荐阅读的初衷与效果契合,让学生的阅读学习选择更多样。

  况且,在今天这个资源信息化如此发达的时代,孩子们有太多方式可以绕过家长直接接触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物极必反,越是禁止,孩子就越是好奇。再者,武侠言情等小说,也不乏许多优秀有内涵的作品,莫要一棍子打死。与其让孩子盲目选择,不如大大方方地摆在台面上来,让老师与家长共同给予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加以辨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孩子读到既感兴趣又有营养的读物,这样才能使阅读真正变得有价值,否则再怎么加塞名人,也只能是华而不实的花拳绣腿。

  将经典武侠小说推荐给中学生,是阅读观一次难得的转变,值得称赞。大家已经逐渐意识到,该对孩子的阅读抱以更宽容、更理解的心态,让孩子化“被动”为“主动”,或许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综合重庆晨报、红网、中国青年网、澎湃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