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满贯”得主林丹更是直言:“训练了三十来年,在今年世界羽联来教大家发球了?说句实话这简直荒谬。”
林丹在赛后通过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表达了对于世界羽联新试行的1.15发球高度规定的不满。
浙江在线杭州3月10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周舸)近日,2018年世界羽联德国公开赛激战正酣。出人意料的是,本次比赛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并不是各位球员的精彩对决,而是国际羽联新推出的一项规定:将规定发球高度从1米10提高到了1米15(发球时击球点的高度不能超过1米15)不管运动员个子高矮,发球高度全部保持一致。
德国公开赛是该新规实行的第一站,随着比赛的进行,亲身感受此项新规的运动员们纷纷表示不解与无奈。而“全满贯”得主林丹更是直言:“训练了三十来年,在今年世界羽联来教大家发球了?说句实话这简直荒谬。”
丹麦选手安赛龙就曾经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视频,用蹲地发球和跪地发球等搞笑的姿势发球,以表达对新规的不满。
运动员集体吐槽发球新规
在新规实行的第一站——世界羽联巡回赛德国公开赛上,运动员们似乎成了场上的配角,“吐槽”反而成了比赛关键词。经过数个比赛日,中国名将林丹发文猛烈抨击:“羽联你们又想干嘛?你们改发球的规则意义在哪里?是为了羽毛球变得好?”
事实上,在本次德国公开赛上,除了林丹之外,其他选手都出现了发球违例的情况,比如目前排名世界第一的安赛龙,为了避免发球违例,他不得不选择弯腰甚至是屈膝发球,导致发球姿态完全变形非常的滑稽。
随着比赛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开始质疑这项规则的正确性,并表示谴责。
印度女双球员斯基·瑞迪说道,“这太具有挑战性,现在所有球员都将精力放在发球上,很多球员都改变自己的发球方式,还是出现失误,这除了让球员生气,也只能增加他们的挫败感。”
丹麦男双选手彼得森则认为,“这是疯了,对于大多数球员都太难了,简直是对高个子球员的歧视,尤其是我和搭档科尔丁,使得我们必须找到新方式来打比赛,而实际上,裁判也不知道该如何做,他们都是用自己的眼睛确定是否超过1.15米。”
来自中国香港的选手甘超宇在德国赛中先后6次被吹罚发球犯规,导致他不得不用正手发球避免再次犯规。赛后,他吐槽道:“我以为自己很矮所以不会犯规,但比赛还没有打几分就被判了2次犯规,难道是因为我长太高了?”
除了运动员外,就连执裁比赛的发球裁判也很是苦恼,每一次的发球都需要仔细观察,以标准线为准进行严厉的判罚。
发球新规到底烂在哪?
事实上,世界羽联对于发球改革蓄谋已久。以前羽毛球的发球规则是球拍不能过腰,但是运动员的身材千差万别,既有安赛龙(1米94)这样的大个子,也有奥园希望(1米55)这样的矮个子,同样是腰部,相差却有40-50厘米。这让很多身材高大的选手占尽便宜,矮个子选手则很吃亏。一些身材矮小的选手比赛中从来不敢用反手发球,只能发后场高球。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羽联才决定干脆统一发球高度。
在去年4月,世界羽联最开始是将发球高度统一定成了1米10,7个月之后,在世界羽联年度大会上,则最终确定了1米15的发球高度。
这项规则执行时还存在着随意性。衡量选手发球是否超过1米15的装置简单得出乎意料:在发球裁判的视线前方放上一根金属立柱,上方有片透明的亚克力板,板上有条与地面平行的黑线,距离地面1.15米,发球裁判坐在座位上看过去,发球者球拍击球瞬间不得超过这条黑线。也就是说,选手发球是否违规,全凭发球裁判肉眼观察来定!没有鹰眼、没有电子测量仪,发球裁判说你球拍超过1米15了,那就是超过了。这样的判罚,很难让选手们完全信服。
张军亲自监督李俊慧发球。网络图片
国羽看新规:争议中去适应
世界羽联从德国公开赛开始试行1.15米发球高度,以及使用发球高度测量装置,这也让适应这样的发球高度成为中国队日常训练的一个重点内容。
身高1.88米的谌龙很不习惯从这么低的位置发球,身高1.95米的李俊慧发起来那更是难受。在张军的陪同下,李俊慧也开始了对新的发球高度的练习,只不过成功率不高,要么超线,要么不习惯过低的出球点,导致发球没过前发球线。对于这样的新课题,张军也是想方设法和李俊慧讨论。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正确性,张军还拿出手机,放在装置1.15米高的后方,拍摄李俊慧发球的全过程,并通过视频回放的方式和李俊慧探讨。
从实践过程中,教练们都对这个装置的准确度提出了质疑,因为不同的高度、视角、距离测量装置的不同距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看到的结果。同样一个发球,距离测量装置较近的人看到的是没问题的,但是距离装置较远的人看上去,击球点就会比标准线高出一大截。从教练员和队员的反馈来看,这套装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不能让人满意。
有意见归有意见,但世界羽联的规定不得不执行。国家队教练组也向运动员们传递了这样的思想:首先在心理上不要太纠结它,不要觉得对于身高不同的队员存在公平不公平的情况,这样的纠结没有意义。既然规定已经出来了,我们就想办法去适应它,这才是最重要的。
(综合中新网、金羊网、东方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