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

美国发布执法备忘录引关注:留学生代购被查将会丧失学生资格

编辑:吴盈秋
导 语

此次备忘录特别强调,如果学生或访问学者在美国从事和签证身份不符的行为,被发现后第2天就会失去合法身份。一些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从事代购等行业,或以学生身份入境,进行非法打工,如果被查到,第2天就会丧失学生资格。

a5a37e97e7424a2ea64f2674e178eb61_th.png

  浙江在线5月17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吴盈秋)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联邦移民局于当地时间5月11日发布执法备忘录,内容引发一些学生及访问学者担心,是否对签证结束后的合法豁免期有影响。华裔律师许先生表示,备忘录内容其实已经明文规定,移民局此举只是为了宣传现有法律。
  从2018年8月9日开始,学生签证及配偶(F1、F2、M1以及M2)、访问学者签证及配偶(J1、J2)在合法居留期结束之后的第2天,就算是非法居留。如果非法居留累计达180天,将会导致3至10年内不得再次入境美国;如果超过1年,将会永久被拒绝再次入境。
  根据备忘录,从8月9日开始,以下状况只要满足其中任何一项,都算非法居留。包括:被移民局拒绝移民申请的第2天,没有合法身份却仍然留在美国;I-94过期的第2天,没有其他合法身份;被移民法官做出离境或驱逐决定的第2天,没有其他合法身份,依然留在美国;被发现从事和学生或访学身份行为不符的第2天,没有合法居美身份。
  根据法律,学生在学业结束后,有30天或60天的合法豁免期,在此期间,可以申请其他身份或申请毕业后实习(OPT)。很多人担心,这项政策是否意味着,学生签证和访学签证结束后的合法豁免期被取消。
  华裔律师许先生表示,合法豁免期并没有被取消,上述内容其实早已明文规定。他说,移民局此举只是为了宣传现有法律,并清晰表明违反法律的后果。
  许先生表示,移民局对F类签证60天的豁免期管理较为宽松,学生只要在毕业后的60天之内,申请OPT都合法。虽然豁免期只有1次,但移民局并不会计较学生毕业后已经用掉的那个豁免期,很多学生OPT结束后,又自动获得了60天的豁免期。如果学生对自己合法身份的最后日期有疑惑,可以到所在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查询。
  许先生说,即使学生毕业后进入OPT身份阶段,也还算是该校学生,依然可以查到具体日期。
  此外,此次备忘录特别强调,如果学生或访问学者在美国从事和签证身份不符的行为,被发现后第2天就会失去合法身份。一些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从事代购等行业,或以学生身份入境,进行非法打工,如果被查到,第2天就会丧失学生资格,所以应避免此类行为。许先生指出,学生如果旷课达到一定次数,也会被学校终止学生资格,丧失学生身份。

  留学生:美国代购不好

2-1F42Q4052Ha.png

  在波士顿留学的王姓同学从事代购已五年,代购的物品以服饰、包、化妆品为主的美国本地轻奢品牌。“这些品牌中国定价较高,美国各个打折中心又常推出各种折扣。两地差价大,自然比较好卖”。王姓同学现已拥有五个微信账号,每个账号都挤满了等待购物的顾客。

  虽然代购收入不错,但王姓同学笑说自己就是一只“代购狗”,“大家都以为代购挣钱,但事实上这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该同学购买商品的地点通常在各大奥特莱斯(Outlet),因为只有这类打折中心才拥有更好的价格,利润也更多。但这些打折中心一般离城区较远,折扣又常变化,商品销售非常快。所以她除了上课,基本上每天都是在晚上接单,第二天一大早就开车一个多小时去采购。

  王姓同学说,“都认为代购挣钱,所有越来越多从事代购的人,竞争也越来越大。好在我已积累了一些客源,大家建立好信任,即使有时候我销售的价格比别人高一些,但顾客看重我的是真货,还是会选择找我购买”。

  【延伸阅读】

  11万中国留学生在澳洲做代购

  曾有报道说,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中,10人里有8人在做代购,他们的年收入最少30万美元,有人甚至做到数亿元......

  为减轻父母为她支付高昂学费的压力,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留学的23岁广西学生艾丽克丝·朱(音)每月正通过做代购赚一两千澳元。如今约有11万中国留学生在澳从事此类活动。如果每位代购每周至少赚10澳元,那么该行业年收入将超过5700万澳元。

  如今,代购的世界正发生变化。像留学生或家庭主妇这样的业余代购正越来越有可能将其生意拱手让给更雄心勃勃的职业代购,因为后者正在经营意在赚大钱且高效运转的庞大代购网络。某上市公司正计划“整合碎片化代购市场”,而这也彰显该行业的变化和日渐提高的利润率。

  不过,年轻的代购们并不担心行业变化。来自香港的21岁留学生克劳迪娅不太可能很快停止为其亲朋好友购买澳产品。朱也不担心,她说她的客户依赖她确保购买优质而非低价产品。该行业最终取决于信任。“中国人通常不信任大公司,他们更信任熟悉的朋友”她说。

  (综合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环球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