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迎来了首批三百余名本科生。四年间,他们在国科大收获了怎样的青春和成长,如今又将前往何方?
浙江在线6月13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汪江军)说起中国科学院,那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第一流的科学殿堂。说起中国科技大学,也是众所周知,那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但是说起中国科学院大学来,似乎鲜为人知,仿佛是刚刚冒出来的大学。
事实上他确实是刚冒出的大学,年轻到几乎不被普通人所认识,但他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今年是他首次招生后的第四年,正好首批本科生迎来毕业。看看这首届毕业生毕业后都去了哪里,我们来一窥这所神秘学校的样貌。
首届本科生毕业 仅7人就业
2014年8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迎来了首批三百余名本科生。昨天下午,国科大在玉泉路校区礼堂报告厅召开首届本科生培养工作新闻通气会,介绍本科生培养理念、模式、特色,公布首届本科毕业生去向。
国科大首届本科生中共290人于今年毕业,1人结业,1人在休学,30人延期毕业,10人退学。
截至5月31日,国科大首届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的仅7人。已经明确的有243名毕业生将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占毕业人数的83.8%。其中84人到境外留学(56人出国深造,28人赴香港高校深造),占毕业人数的28.9%;159人在国内读研究生,占毕业人数的54.8%。此外,今年毕业计划明年申请出国读研或国内深造的40人。
境外留学的毕业生中,11人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52人进入全球TOP100高校(含前十)深造,占毕业人数17.9%。例如,2014级物理学专业刘子煜在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普渡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offer之后,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项目全额奖学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杨羽飞在三所世界名校之间选择了斯坦福大学。国内读研的159名毕业生中,155人选择在国科大(中科院各研究所)读研,其余四人分别选读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和西湖大学。
科学家班主任、导师制、科研实践、访学交流……国科大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平台。据国科大本科教学委员会主任席南华院士介绍,学校为本科生制定的基本方针是:小规模、强化基础、文理交融、促进交叉、因材施教、注重科研、培养精英,探索“科教融合“的培养新模式。
延伸阅读:
1: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的层次定位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科学院大学不是“211”或者“985”大学,但他的层次和水平又超越大部分名校。在2017年12月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国科大18个一级学科获得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30个一级学科达到A类。截至2017年底,国科大共建成31个科教融合学院和7个校部院系。一共有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在内的18个学科被评为了A+等级,此外获得A等级的学科总数也达到了30个,这个成绩足够和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相抗衡。
2:中国科学院的招生和培养政策
国科大本科生招生和培养的目的是非常“单纯”的,即为我们国家,尤其是为中国科学院一百余个研究所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和未来科技领军人才,是中科院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科大每年计划招收300余名优秀中学毕业生,进入本科或本-硕-博连续一体化培养阶段学习。
(综合澎湃新闻网、人民网、国科大官网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