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3

开学了不少家长花式送礼求关注 资深班主任称更期待的是信任

编辑:吴盈秋
导 语

这两天大中小学都陆续开学了,紧随开学之后,9月10日教师节即将到来。不少家长开始在心里犯嘀咕了:要给老师送礼吗?

timg.jpg

  来源:网络图片

  浙江在线9月3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吴盈秋)随着大中小学陆续开学,9月10日教师节也即将到来。不少家长开始在心里犯嘀咕了:要给老师送礼吗?  

  不想送,又不敢不送

  在单位从来都不会讨好领导的陈裕清,如今整天都在绞尽脑汁地琢磨一件事——送礼。

  女儿今年上小学,前几天,她去开了人生中第一个家长会。在老师发下来的座次表上,她发现孩子被安排在了最后一排,而且是单独一个人坐。瘦瘦的女儿孤零零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场景时刻在她脑中浮现,“女儿胆子本来就小,眼睛又有些散光,自己一个人坐最后一排一定害怕得不行!”她鼓起勇气请老师给孩子换个靠前的位子,可老师指着全班学生排成的队伍说,“你看,这孩子确实个子最高啊!”

  陈裕清无话可说,但又放心不下。办公室里一些“过来人”纷纷为她指点迷津,“得给老师表示表示,起码多关注咱孩子啊!”可陈裕清记得,那天走进孩子的学校大门,操场上大喇叭高声广播几个“严禁”,其中一条她记得清楚——“严禁家长给老师送任何现金或实物的礼物”。听了她的顾虑,另一个同事冷笑着插话道,“回头别人都送就你不送,还不得给孩子小鞋穿啊!”

  回家和老公一合计,她觉得这礼是必须得送,“别让老师觉得咱不懂事!”可“送什么、怎么送”成了摆在夫妻二人面前的大难题。她申请加入了几个小学生家长网上社区和微信群,隐藏了实名后提问:“给小学老师送礼,该送什么好?”

  没多久,这个话题引起了群里的热烈讨论,一位昵称是“花在笑”的网友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现在的市场价是每次2000元,每年至少2次。”陈裕清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群里不少家长附和说,“送一次就要让老师记住,少了还不如不送!”

  还有“好心人”提醒她,“也可以细心观察老师喜欢背的包、常戴的围巾等,从细节判断老师的品牌喜好和消费水平,送等价礼物也可以。”还有人称,听说前些年,一所热门私立小学就有土豪家长“给语数外老师一人送了一个LV包!”

  陈裕清坦言自己并不想送,可确实有所顾虑,不敢不送。她算了算,按照所谓的“官价”,一年光给老师送礼就要花万元左右,“说实在话,对像我这样每月收入不到5000元的工薪阶层来说,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花式“求关注” 全是套路

  事实上,“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早已被列入教育部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文件中严令禁止的内容。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送礼也被明文禁止。比如“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或是参加由学生或家长付费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

  一道道紧箍,已经为各种违规行为画出红线。今年3月,天津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禁教师收受礼品礼金的通知》和《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违反规定者可直接开除。

  然而严令之下,暗潮难平。《重庆青年报》曾经就这个问题做过一个网络问卷调查。从1000多份调查样本中,能窥见大多数家长对该问题的心态:八成受访者表示曾送过礼,其中超三成家长认为送礼是希望老师能给自己的孩子更多关照,仅有15.6%的受访者给老师送礼是想衷心表达对老师教书育人的谢意。

  既然送红包和实物,容易引起注意,搞不好弄巧成拙给老师找麻烦,家长们又私底下讨论各种“求关注”的新攻略。

  小学新生家长李琳琳注意到,从走进学校大门那一刻开始,“电子眼”无处不在。有校长坦言,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学生安全无死角,另一方面也从技术上,让送礼这类行为不再有“灰色地带”。果真,她让孩子夹在贺卡里的红包,被老师直接退回,并致电家长“以后不要再有类似行为”。

  尽管老师的语气有些责备,但她心里很感动,更希望能表达出自己的谢意,主动找老师要求承担起今后全班40名学生复印卷子的任务。这个点子源于儿子当年幼儿园班里一位家长的做法,一次班级活动,那位妈妈给全班每个小朋友送了一身小礼服,获得了老师多次表扬。

  和身边以及网上各家长群的讨论后,李琳琳觉得自己的“脑洞”还是不够大,有的家长主动提出为老师的新家提供设计方案,有家长为老师提供名车试驾的机会,有的还能帮老师在核心期刊上刊发论文……

  送与不送,到底有没有差异?

  这心意,送与不送,到底有多大差别?一位家长坦言,孩子上一年级时,为了让老师多照顾,她确实想方设法给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送了礼物,“送红包被退回来、送围巾也没收,最后我快递了一套护肤品直接寄到办公室”。

  一段时间后,她有意无意地问孩子,“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老师,哪个对你最好?”可孩子却认为老师对他没什么差别“都挺好的”。而这位家长细心观察发现,因为孩子英语成绩比较好一些,英语老师让他当了科代表,还让他代表班级参加英语演讲,“可我从来没给这老师表示过心意呢”。

  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这种讨好老师的歪风必须抵制。在私企上班的陈晓健就坚持不送礼,她有一套自己的理论,“送礼的钱,还不如拿去上课外辅导班呢!不用求人,孩子成绩也不会差”。

  “家长爱子心切的心情我能理解,但真的不愿意收礼。”一位资深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告诉记者,表面上似乎家长主动示好与老师更亲近,而实际上却让彼此的关系更加微妙,甚至更加紧张,“如果老师收了礼物,影响的是在家长和学生心中的师道尊严,彼此之间从此失去了信任”。

  采访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表示,绝不会因为家长送了礼或其他帮忙行为,就格外优待某个学生。而个别家长费时费心又费钱给老师送了礼,最后却没有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回报,可能会心有怨气,让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产生隔阂,反而导致负面效果。

  而实际上,即使有个别老师想因此对某个学生格外“偏袒”,也并非易事。采访中一些校长也表示,为了杜绝各种不公平的现象出现,如今各个学校无论从选拔班干部,还是评选三好生,都需要将学生的综合情况全部公示并接受家长监督,“要想光靠送礼获得好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他们建议家长和老师都能换位思考、相互理解、高效沟通,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让校园回归一片净土。比起各种花式送礼,老师更期待的是孩子的一句感谢、家长的一份信任。

  给老师送礼是家长焦虑情绪的投射

  上高价私立幼儿园,为的是能够赢在起跑线;不惜重金购买学区房,为的是让孩子得到更优质的教育。家长一边在感慨现在的教育贵、教育难,另一边还在拼命地给自己“加压”,逢年过节,挖空心思给老师送礼,进而又倒逼更多的家长加入到送礼大军中。

  家长给教师送礼,无非是希望老师给予孩子差异性、优先性地“重点关注”和“特殊关怀”,担心不给老师送礼会给孩子带来不公平待遇和不利影响。家长送礼为难,不少老师要不要收礼也左右为难,不收吧,觉得伤了家长的“脸面”,让人觉得“不近人情”;收了吧,又觉得“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不利于教育教学的客观中立。其实这些都缘于如今重物质激励,轻权益保护,少人文关怀的社会风气。

  低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如何让他们成为一幅美好的画卷,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在教师节送礼的问题上,说到底是家长焦虑的投射。

  家长们更应该多把心思放在家庭教育上,别对老师抱有太大期望。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不可能因为你送了礼,就把全部心思用在你家孩子身上。也别把老师想得太坏,毕竟现在的教师还是冠有“人民”二字,大部分教师走上岗位,是因为对教师这一职业怀有崇敬之情,并不是抱着发财的目的来的。而且,对于教师而言,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管控,下有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校规的约束,一般情况下,老师怎么可能会因为家长没送礼,就对学生不理不睬,让学生受到冷遇?

  而那些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并不是家长送礼送出来的,是培养出了更多优秀的学生,才让教师变得更优秀。大部分教师,都非常看重自己的附加值,学生优秀才是自己最大的附加值。

  那些优秀的孩子,之所以优秀,也并非父母送礼送出来的,每一个都是不断努力的结果。实际上,学习能力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学习需要内生动力,通过主动学习,不断提升学习的兴趣,形成开阔的眼界和探索的兴趣,最终让自己变得更为优秀。每一个过程,老师只能起到引导作用,绝对不可能因为家长给老师送礼了,老师就能把孩子培养得更好。

  给老师送礼,送不出孩子的前途。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别盲目跟风,也别瞎搀和。“放管结合”才是王道,学校的事,交给老师;家长更应该把精力用在家庭教育上,发挥示范作用,让孩子看到父母身上的正能量和闪光点,如此才能激发孩子不断正向成长。

  (综合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红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