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共享单车行业已经进行过一轮调价。骑车费越来越贵,习惯于低价补贴的绿色出行族,还会继续选择共享单车吗?
工作人员整理路边的摩拜单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浙江在线杭州7月25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王艺)对于习惯公共交通的市民来说,共享单车曾经是他们最优出行解决方案之一。一边在小黄车(OFO)排队退押金,一边找其他共享单车的优惠,也成为他们的常态。
然而,近日摩拜单车宣布,从7月26日起,摩拜在上海、深圳实行新的计费规则。其中,上海市骑行15分钟以内收费1.5元,骑行超出15分钟,每15分钟收费0.5元。在深圳骑行30分钟以内收费1.5元,骑行超出30分钟,每30分钟收费1元。这么算,骑行时间超过45分钟就要花费3元,已经追平地铁的起始票价。
今年以来,共享单车行业已经进行过一轮调价。骑车费越来越贵,习惯于低价补贴的绿色出行族们,还会继续选择共享单车吗?
用车成本变高 超越地铁公交不是梦
摩拜收取的车费由起步价和时长费两部分组成,在此之前,使用摩拜单车,起步价为1元/15分钟,时长费0.5元/15分钟。7月26日调价后,用车起步价1.5元/15分钟,时长费仍然为0.5元/15分钟。
早在今年3月份,共享单车行业就进行过一轮调价。当时小蓝单车先行调价,根据滴滴APP的信息,自2019年3月21日,小蓝单车执行新计费规则,起步价调整为1元/15分钟;时长费调整为0.5元/15分钟。按目前的计费规则,用户骑行15分钟需要交费1元,超过15分钟交费1.5元。之前用户骑行小蓝单车1小时之内只需交费1元。
随后,摩拜单车宣布,从4月8日起,在北京实行新计费规则,起步价调整为为1元/15分钟,时长费0.5元/15分钟,随后范围扩大至国内多地。
哈啰出行客户端则显示,哈啰单车从4月15日起在全国多地实行新的计费规则,车费统一为1元/15分钟,每小时达4元,甚至超过了公交或短程地铁的票价。
根据这些企业的调价情况来看,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骑行时长超过15分钟的用户。对于共享单车涨价,有专业人士则称,用户体验可能因此变差,致使共享单车行业前景黯淡。
北京郊区随意丢弃在路边的ofo小黄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行业洗牌加剧 头部玩家日子不好过
从共享单车群雄并起,制约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颜色不够用”,到多个大城市共享单车“坟场”图片被爆出,无人问津的成千上万辆各色单车废弃现状触目惊心,共享单车市场陡然饱和,共享成为公害,不过短短数年。
有用户质疑,现在的共享单车并没有涨价的资本。据第三方数据挖掘及市场研究机构比达发布的《2019年第1季度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减少,2019年第一季度共享单车用户规模仅4050万人,同比减少24.4%。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经连续3个季度下滑。
在被美团收购后,摩拜正在逐渐成为美团本地生态系统中的一支。据美团美团2018年财报显示,自2018年4月4日起,摩拜收入15.07亿元,亏损45.5亿元,占到美团总亏损额的一半。
哈啰出行的状况也并不乐观,其CEO杨磊此前提供的一组数据称,目前一辆单车每日运维成本为0.3元,每天每辆车的折旧成本是0.6元,如果每辆车每天收入1块钱就能盈利。而根据杭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监管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杭州每日共享单车的周转率远不到1元。这还没把单车采购费用及财务成本计入。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坦言,共享单车行业再按照低价的收费水平,可能整个行业都无法发展下去。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认为,“共享单车用市场机制来定价,有季节性需求,所以在旺季涨价属正常情况。如果高了,大家不骑,就效益不好,再降价。”
主动寻找变通 与本地出行生态融合
不可否认的是,共享单车已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少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习惯性选择。能否与我们生活的城市和谐共生,正是单车运营绕不开的大考。
与本地原有的出行生态相融合成为另一种共生思路。去年4月起,南京公共自行车有限公司与滴滴旗下的“青桔”单车开始全面合作,成为全国第一家公共自行车和互联网单车企业合作的案例。
今年7月,这一模式拓展至浙江,滴滴委托湖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为“青桔”单车提供运营服务。“湖州自行车公司长期深耕本地,我们希望依靠他们的经验和能力,实现有序管理、及时调度。”滴滴出行两轮车事业部浙江区域负责人郑可欣表示。
“更多样更全面的尝试要尽快铺开。杭州是互联网之城,互联网大数据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做到城市的超前治理,我们的管理方式也应该顺应技术发展走向智慧化。”徐林建议,在以后的城市管理中要善用大数据,并发挥民间智库的作用。此外,还要及时关注现在街头上助力车的蔓延,防止单车乱象再次发生。
(综合钱江晚报、浙江在线、中国新闻网、成都商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