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科学规划,才能拥有“诗意栖居”(评论员观察)
2016年01月06日 10:26:26 来源:人民日报 姜赟

  少一些"拍脑袋”决策,多一些先进理念;少一些"翻烧饼”行为,多考虑百姓需求,才可能杜绝浪费、拒绝折腾、少走弯路

  交通拥堵如肠梗阻,空气污染是哮喘,水污染是血液中毒,垃圾围城好比恶性肿瘤,文脉隐没好似失魂落魄……有人用刺眼的比喻,来警醒当前"城市病”有多严重。疾在腠理肌肤,根在经脉脏腑。大城市"得病”,暴露出的,正是短视规划带来的长久危害。

  阅遍世界,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而《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记下了一些"失败”的规划,极端现代主义曾造就巴西利亚"缺失人情味”的反面案例。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编制一份以人为核心的科学规划,才能真正打开通向"诗意栖居”的大门。

  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大建设阶段。如何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家园,摆在各级管理者面前;怎样避免规划失误、规划折腾,更显紧迫。这方面,教训不少、代价很大。百米高楼建成仅16年就被爆拆,亚洲最大室内足球场使用不到10年便被扫入历史,类似的"短命建筑”,很多地方都出现过。据研究估测,"十二五”期间,每年"短命建筑”导致的浪费甚至高达4600亿元。而道路的"开膛破肚”,在许多城市也频频上演,浪费资金不说,更制造了交通拥堵,百姓怨声载道。

  这背后,既有我们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也有规划设计与执行的不到位,同时还反映了另一些深层因素。一方面,以"规划跟着项目走”"根据投资需要修编”为代表,我国城市规划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缺少大众关怀;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缺少地方特色。另一方面,在错误政绩观驱动之下,"一任书记一座城,一个市长一新区”的"规划换届”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长官意志代替严肃规划,导致蓝图落地变形走样。

  从更大视野看,伴随着"现代风险社会”的进入,城市的系统性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大、城市密度高、正在大建设大发展的国家来说,这些"风险”难以避免,也更需重视。大城市功能该怎样定位?空间布局如何才合理?文化特色该怎样体现?产业园区与居民区如何和谐相处?城市的包容性与有限的承载量怎样匹配……如此种种,对城市的建设与管理都是巨大挑战。

  有人比喻,城市规划如一部交响乐,倘若指挥不当、"独奏”互相掣肘,就会引发混乱。一旦缺乏空间、规模、产业的统筹,失去了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整合,城市就会失去秩序。不同城市之间的规划,如果跳不出一亩三分地,区域就难以优势互补,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因此,城市以主题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推进"多规合一”,并服从国家空间战略总体要求,乃是题中之义。换句话说,一个城市的规划,要承上启下,兼顾左右,把个性表达与整体和谐统一起来。好的规划必然是和谐处理历史、当代与未来的关系,把握自然生态之美,创造人工设施之善,最终达成人在尘嚣、心守宁静。

  规划要做到科学,从来不是"我说了算”,而是政府、专家、百姓"共同说了算”,如此,才能增强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规划要执行到位,更是最大考验。少一些"拍脑袋”决策,多一些先进理念;少一些"翻烧饼”行为,多考虑百姓需求,才可能杜绝浪费、拒绝折腾、少走弯路,才能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留下穿越历史的经典城市。

  小桥流水、杏花春雨、秋月霞天、渡头落日……多少城里人拿这些诗词来点缀自己的梦里桃源,以期"我的城市”日行无碍、夜眠无噪,看得到四季、留得住历史。也许有一天,用"诗意城市”包裹科学规划,回应百姓企盼,才能弹奏出城市发展的美妙序曲。

标签: 城市;科学规划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每日关注
  • 陈吉宁: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个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 西藏定结县、定日县分别发生5.3级地震
  • 总理力推简化审批,让企业办证不用看人脸色
  • 新西藏,从这一刻启程——专家学者谈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
  • 西双版纳发生野象伤人事件 一老人被攻击身亡
相关阅读
  • 以人为核心是和谐宜居城市的要义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 【政百科】第六十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盘点 2016浙江经济怎么发展?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