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以民为本,民有所想所求,我们就要帮助他们,为他们服务。”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补齐民生短板,再次体现出对民生冷暖的格外牵系。
人们记得,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到湖南省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并在那里首次正式提出了"精准扶贫”。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向湖南团代表们详细询问十八洞村的发展情况。"现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条件比十八洞村还差的有多少?”……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惦记老百姓冷暖的情怀,已经融入习总书记的血脉之中。40多年来,从一个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领航者,习近平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扶贫与提高民生福祉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八大以来,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到湘西十八洞村;从大雪封山的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到贵州遵义花茂村,习总书记访真贫、看真贫,千山万水、风雪兼程,询饥饱、问冷暖、恤困苦。总是出现在祖国的某个贫困的社区、乡村,与民众在一起。
有媒体统计,习总书记的20多次国内考察,其中15次涉及扶贫开发,有7次是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习总书记说过,"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扎扎实实抓扶贫,一心一意为民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老百姓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项项扶贫攻坚新机制陆续出台,为攻坚拔寨源源不断地释放着改革红利。
扶贫不是放空炮,真抓实干是正道。"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习总书记在湖南团再次强调:"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去过的每个地方都要抓反馈。”"在总书记眼里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情,要用心用情对待。”有湖南代表这样感慨。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牵系百姓冷暖,想民之所想、所求,体现了习总书记浓浓的家国情怀。(国平)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