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每日电讯:粮价又跌,粮农需帮一帮
2016年06月19日 08:53: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谢佼 黄艳

  当前一些产粮省份冬小麦产量、价格双双下跌。农民算账发现,辛辛苦苦一季,按市价销售小麦很可能不够本钱。而市价又受制于小麦质量,粮食企业如果高价收粮,可能很难盈利。农为国本,粮系民生,在政策托市不见效或暂无托市时,各地党委政府应一把手力抓,想出新办法,替农民分担损失,共济时艰。

  表面上看,小麦价格下跌是市场问题,一些地方领导会觉得责任都是粮食企业的。实际上,地方粮食企业回旋余地很小,亏损数十万元就会伤筋动骨;小麦保险对农民的赔付也微乎其微,这些办法一旦失灵,就迫切需要相关各方拿出新招。

  首先要正视和调控工业投资和三农投入的均衡。以四川广汉为例,记者先后采访了当地工业投资和粮食生产情况,一个工业企业动辄上百亿规模,营收以亿元计算,而在相邻的种粮地块,农民卖粮时为了5厘钱价差宁愿穿越两座城市。面对这一明显落差,政府部门必须有所作为,给种粮农民以切实帮助。

  工业投资对地方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依靠工业投资带起来的地方经济,也要为三农留足空间。政府之手适当反哺农业、扶助农民,也有助于城乡工农均衡发展。

  其次,要帮助粮食企业进入信息化时代,进入现代市场。要运用好粮食期货等价格预售手段,把农民种植风险分摊到社会资本上,让社会适当肩负起反哺粮源、培育上游的责任。

  此外,相关行业也不能只算经济账。当前国际粮价一路走低,进口小麦质优价廉,要实现国内粮食安全,就必须给国内粮食寻找出路。因此,在流通渠道要为国产粮提供保护,不能任由进口粮拉低粮价。

  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广大农民为此做出巨大贡献。只有种粮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中国经济的根基才稳固。当下,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和农民携手共创美好生活,各级相关部门和社会民众责无旁贷。

标签: 粮食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欧锦赛小组赛:C罗点球不进 葡萄牙平奥地利

每日关注
  • 南方强降雨致43条河流水位超警 25人死亡6人失踪
  • 西安一变电站变压器起火停电 目前已基本恢复正常供电
  • 吉林版“叔侄冤案”沉浮21年 警方被指用狱侦诱供
  • iPhone6被判侵权 苹果公司诉北京知识产权局
  • 北京市政府:标准出台之前中小学塑胶操场项目暂停
相关阅读
  • (要闻,以此为准)牢固树立“大粮食安全观”
  • 粮食“高库存”如何祛病根
  • 山西粮食供给侧改革:“大块头”玉米是关键
  • 韩长赋:去年粮食实现十二连增 农民收入超万元大关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 【政百科】第六十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盘点 2016浙江经济怎么发展?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