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今天,我们这样表达爱国
——点滴变化见证70年系列评论之二
2019年09月26日 07:05:35 来源:浙江在线 逯海涛

  浙江在线9月26日讯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里的国旗头像刷屏了,由于参与的人数太多,最后还导致了小程序被挤爆。与其说这是一种突然兴起的网络潮流,不如说是一种爱国情感的“新”涌动和“潮”表达。其实,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日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总会用不同的形式抒发出来,并且深深根植于每一代中国人的家国记忆之中。从升国旗唱国歌行注目礼,到红歌快闪、更换国庆头像、“为阿中哥哥打call”……人们表达爱国情感不再拘谨单一,而是进入了个性化、网络化、情境化的“花式表达”时代。

  我的父辈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更为熟悉,对当时祖国百废待兴的情形印象更为深刻。对他们来说,表达爱国之情严肃而郑重,并不时常挂在嘴上,却会在适当的场合一字一句地教育后辈:“国旗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你们要热爱祖国。”组织大合唱、跟天安门合影……他们在公共场合表达爱国之情的方式,相比现在的年轻人简单得多,但这也正是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

  对许多80后而言,爱国情绪的表达更加外化、更加生动。很多人应该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面对敌对分子的扰乱行为,海外留学生发起了圣火护跑活动。莘莘学子在异国他乡高举国旗、高唱国歌的场景让很多人感动泪目。而每逢国庆长假,城市街头几乎人手一面的小国旗也成了爆款,更潮的年轻人把国旗做成贴纸粘在脸颊上。人们和国旗之间这种更亲密的互动,其实也糅合了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年轻一代对“祖国”这个词的认知和理解。

  从今年开始,各种版本的快闪视频《我和我的祖国》在网络上流行,从繁华都市到边陲小城,从漠漠北疆到郁郁江南,人们手舞国旗在不同的风景中渐次走出,嘴中哼唱的是同一个旋律。在“抖音”上搜索话题#我和我的祖国,截至9月24日已经有26万个视频,总计69.7亿次播放。这首创作于1985年的歌曲在今年大火,除了本身就是经典之作外,也离不开各大网络平台的海量传播。年轻人重新“发现”并且爱上了这首歌,纷纷拿起手机录制属于自己的《我和我的祖国》小视频。就像一位90后网友所说:“把对祖国的爱具体到路上的一道车辙,词写得太美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不仅仅是快闪和短视频,还有火爆网络的“为阿中哥哥打call”“饭圈女孩网络出征”“更换国庆头像”等等,00后这些网络原住民们自有他的爱国方式。

  不同代际的人们表达爱国之情,都烙着各自时代的印记,而这些表达方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反映着70年来新中国蒸蒸日上的变化和时代永不停步的变迁。

  前几天,在女排世界杯的一场比赛上,主教练郎平的一句“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仿佛把人们的记忆又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老女排为国拼搏的场景重现眼前。表达爱国之情,可以很酷炫,也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几个字就能让人热血沸腾。可见,很多东西看似变了,但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热爱祖国、祝福祖国的精神内核一直没变,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传递中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标签:微信;朋友圈;爱国情绪 责任编辑:张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今天,我们这样表达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