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打造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读懂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浙江探索与实践
2020年01月09日 06:55:58 来源:浙江在线 沈轩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奇迹向世界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政治问题,向世界宣示了追求美好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

  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推进省域治理,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征程未已,不负韶华。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强化模范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责任担当,吹响了争当省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的行动号角,开启了浙江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新征程,之江大地正以治理新作为打造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高标准科学谋划、全面推进省域治理工作,推动了创造性实践,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江河万里必有源。新世纪之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科学分析和把握浙江发展历史方位的基础上,统筹谋划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笃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目标,创造性实施了“八八战略”及一系列重要部署,绘就了省域治理的蓝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取得丰硕成果,既为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鲜活素材。

  探索形成“八八战略”这一实践证明符合发展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浙江实际的省域治理总方略。“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为破解新世纪初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域治理面临的种种现实挑战,浙江省委作出实施“八八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八八战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省域层面具体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怎样实现发展”等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也从长远和根本上确立了解决浙江治理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大思路大原则大方向,为我省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立起了“四梁八柱”、提供了“金钥匙”。多年来,浙江坚持以“八八战略”统领推进省域治理,创造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显著成就。实践证明,“八八战略”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要义和价值追求,体现着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方向,是中央精神和浙江实际相结合的省域治理思想举措的大集成,是实践证明科学、管用、见长效的省域治理总方略。

  探索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价值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治政之要在于安民”。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浙江在推进省域治理中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在经济发展上,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建设等扶贫工程,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等;在民生建设上,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推进实施“教育强省”战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设卫生强省、体育强省,推动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公共卫生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在制度机制建设上,推动机构改革、机关效能建设、政务公开和党风廉政建设;在工作作风上,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心无百姓莫为官”“群众利益无小事”,倡导推动“三个跑遍”“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愈加充实、更可持续,人民安居乐业更有保障。

  探索形成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治理方法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浙江善用“八八战略”辩证法,注重从制度、文化、资源等方面入手发挥优势、转化劣势。强调固根基,如围绕城乡和区域协调,加快城市化进程,着力拓展欠发达地区发展空间,并将念好“山海经”、把欠发达地区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强调扬优势,如围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沿海临港重化工业,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全面提升浙江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强调补短板、强弱项,如围绕加强长三角合作交流,破除“无需接轨”“无法接轨”“无从接轨”的模糊认识,作出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交流的重大部署,推动长三角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探索形成一系列重要治理思想和理念。“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注重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创新、凝练理论成果,是浙江省域治理始终如一的实践品格。浙江省委立足破解资源要素缺乏、生态环境压力和内外市场约束等瓶颈制约,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重要理念,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立足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关系,运用宏观调控和资源要素制约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格局;立足浙江发展的历史和时代视野,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环境、资源的辩证关系,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等等。这些重要治理思想和理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取向相同、内在逻辑相通、精神内涵互容、实现路径一致,成为浙江省域治理得天独厚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

  探索形成一系列重要治理部署和举措。“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浙江在“八八战略”实施过程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治理部署,提纲挈领带动全局发展。在经济发展上,抓住浙江经济是“老祖宗”经济、“老天爷”经济、“老百姓”经济的特点,提出再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新优势,搞活国有经济,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飞跃。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全面部署“平安浙江”建设战略,并将“法治浙江”建设作为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为探索社会治理之道形成了系统性方案。在文化建设上,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部署,概括提炼了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有力提升了浙江文化软实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部署实施生态省建设,对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建设等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着力打造“绿色浙江”。在党的建设上,提出了“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浙江党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石。这一系列重要治理部署和举措,形成了浙江省域发展的战略支撑体系,为浙江发展持续“走在前列”打下了坚实基础。

  撸起袖子接力干

  一张蓝图绘到底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以“八八战略”统领省域治理各领域全过程,积厚成势、继往开来,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的省域治理新格局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关于国家制度和治理的一系列新思想,大力度推进治国理政新实践,多方面开拓了“中国之治”新境界。浙江强化“三个地”的政治自觉,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围绕“两个高水平”“六个浙江”“四个强省”建设,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攻坚,展现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担当,矢志实现省域治理现代化的浙江信心。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擎,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浙江在改革中勇于向群众最痛点开刀,敢于向改革最难处攻坚。浙江省委在深入总结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倡导的机关效能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巩固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成效,于2016年底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瞄准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项,着力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跑一次”或“零上门”。几年来,从“部门分工办”到“窗口集中办”,再到“一证简化办”“无证刷脸办”“网上自助办”“掌上移动办”,办事方式不断升级,涉及主体向党政机关、人大政协、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全面延伸,工作范围向公共服务、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民主法治等各领域纵深发展,全省“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92.9%,群众满意率达97.1%。“最多跑一次”改革已成为一场对政府职能、服务方式、机关效能的整体性变革,有效推动了治理理念大解放、治理体系大重构、治理能力大提升。

  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理念为指导,打造内源发展与外向拓展一体化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领域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没有“破茧成蝶的阵痛”就不会有“涅槃重生的蜕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领域治理能力提升和确定经济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抓住质效提升、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绿色发展、协调共享、风险防范等方面,不断改善供给结构,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谋划实施了一批体现浙江资源禀赋、契合国家战略使命的重大开放举措;确立更大格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推动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对外贸易活力迸发,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

  面对人民群众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新要求,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根本,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浙江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每年确定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城乡住房、生态环境、扶贫开发、科教文化、权益保障、社会稳定等十大民生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完善“三医”联动和“双下沉、两提升”等长效机制建设。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发源地,浙江围绕争创美丽中国示范区,在空间上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绿色城镇、生态城市建设的联动。将文化民生作为民生工作亮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全省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4300多家,社区文化家园、城市文化公园、企业文化俱乐部等建设加快推进,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

  面对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要求,以“法治浙江”“平安浙江”为抓手,探索“三治融合”社会治理新模式。“法者,治之端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社会治理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浙江作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最高的省份之一,坚持把“法治浙江”建设与“平安浙江”建设紧密结合,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引领下,不断探索基层民主实现形式、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始终坚持经济和平安“两张报表”一起抓,大力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多向互动”,有效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领导干部下访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桐乡“三治融合”经验、实行治安实名制、发布平安指数等一大批制度创新的成果和做法开全国风气之先河。

  面对乡村振兴发展新要求,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引领,书写浙江乡村治理新篇章。乡村治理是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浙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重点,处理好乡村振兴各要素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实施万家新型农业主体提升、万个景区村庄创建、万村善治示范等“五万工程”,推进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化兴盛等“五大行动”,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的新画卷正在浙江广大农村徐徐展现。

  面对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以“清廉浙江”为依托,开创党建引领省域治理现代化新局面。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浙江始终以高标准不折不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清廉浙江”为抓手,形成党建引领省域治理的实践样板。把握党的建设与省域治理的重要关系,有效实现了在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和群众自治系统化互动机制。发挥党建在省域治理中的服务作用,开展党员带头“三个跑遍”“四必到、四必访”,不断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全面推进“三服务”工作。提升省域治理中党建的能力和水平,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推进“两新”组织、互联网企业等新领域新业态党的建设,有效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勇立潮头显担当

  扬帆奋楫争一流

  ——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新期望,“三个地”的重要政治责任,为浙江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确立了标准要求、注入了澎湃动力。浙江要争当省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努力成为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三个地”是浙江的政治优势,更是浙江的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是浙江各项工作的行动遵循。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省域治理现代化“六大体系”建设和“十招二十三式”,将国家治理顶层设计转化为省域工作落实,着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省域治理的范例,努力为实现“两个高水平”提供有力保证,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浙江贡献。

  努力成为展示“富强中国”的重要窗口。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风正劲,帆高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实现“富强中国”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富强浙江”,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以高水平治理推进高质量发展,再创治理和发展新优势。要在“浙”里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必须在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富强浙江。围绕健全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加强信用浙江建设,打好法治牌、诚信牌、公平牌,打造最优信用生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机制,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

  努力成为展示“法治中国”的重要窗口。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加强党对省域治理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在“浙”里展示中国法治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必须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法治浙江。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贯彻落实机制;坚持党委统筹推进治理,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三服务”工作体系,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扩面,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和手段,深入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构建“大普法”格局,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努力成为展示“文明中国”的重要窗口。文化、文明是国家、民族之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完善思想文化引领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省域治理实践。要在“浙”里展示中国文明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必须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浙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思想文化凝聚力、引领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造对外传播平台和品牌,努力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高地、文明高地。

  努力成为展示“和谐中国”的重要窗口。社会长期和谐稳定是“中国之治”的题中之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浙江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模式。要在“浙”里展示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必须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平安浙江。建立“全省一盘棋、市级抓统筹、县级负主责、基层强执行”的省域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打造一站式服务、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的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树立重基层抓基础的鲜明导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建设“党建统领、人民主体、三治融合、四防并举、共建共享”的浙江特色基层治理体系。

  努力成为展示“美丽中国”的重要窗口。建设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也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构建全域美丽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要在“浙”里展示“美丽中国”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必须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美丽浙江。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全面建立和推行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城市建设标准,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湾(滩)长制、林长制,健全治水治气治土治废长效机制;强化美丽经济发展激励,全面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着力绘就尽显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八战略;人民群众;新时代 责任编辑:张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打造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