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2017年入学的首批“电竞专业”学生即将毕业。最近一段时间,相关话题频频引起网友关注。不过,就在大家等着看这些“电竞行业正规军”就业前景如何的时候,有报道却称“首批电竞本科生几乎没人从业电竞”,近日相关话题还登上了社交媒体热搜榜。
近几年,中国的电竞选手在国际比赛中屡创佳绩,涌现出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电竞偶像”,社会对于电子竞技的负面印象逐渐消解,主流媒体对电子游戏“玩物丧志”的批判也逐渐消失,但“电竞=打游戏”这一刻板印象却从未在舆论中消失。电竞专业开设之初,就颇具争议,从2017年中传等高校电竞专业招生时的情况便可见一斑:许多学生被“听说游戏打得好就能进重点大学”的话术吸引而来,认为自己“未来可期”。
社会大众对于电竞专业的认知也只局限于电竞选手、解说主播等较为浅显易见的职业。实际上,这个被称为“电竞专业”的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娱乐方向)专业并不培养电竞选手、解说主播等方面的人才,而是聚焦于电竞产业中上游的赛事直转播、游戏设计等。
电竞作为一个行业,不仅需要台前的电竞选手,更需要幕后的运营管理团队,需要技术、策划等方面的人才,所以数字娱乐专业培养的学生并不是单纯为了培养电竞选手,而是为了培养电竞游戏开发维护的技术人员、电竞团队的管理人才、幕后运营的操盘手等。
目前我国电竞行业面临着人才缺口,一方面是其本身作为高端技术行业,门槛较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社会对电竞的认识不足与认可度不高。沃尔特在《舆论》中谈到:“赋予世界某种刻板印象的,并不只是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形式,还包括我们的道德标准、社会哲学思想以及政治煽动等。”绝大多数人从小被灌输玩物丧志的观念,而电竞就是不少人眼中所谓的玩物丧志,仅有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电竞的真正内涵。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的家长、社会人士把电竞这个庞大的产业简单地等同于打游戏,“首批电竞本科生几乎没人从业电竞”冲上热搜无疑是“电竞=打游戏”这一刻板印象的显化。这种显化更是加剧了社会对电子竞技的负面印象,使行业外的人对电竞行业望而却步。
我国电竞行业刚刚起步,未来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建设。向大众“解码”电竞,为行业“破圈”,转变社会对电竞的刻板印象,展现电竞产业的发展与需求,我国的电竞专业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