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晚上,很多小朋友们都会拿到压岁钱。不过,估计不少爸妈都会说:“爸爸妈妈给你存着”,结果就是存着存着就没了……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到底属于谁?这两天在微博上,大家也对这个话题展开热议。而家长们不如借助这个时机,给孩子上一堂法理课。
从法律的角度说,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之后,赠与财产的所有权即归受赠人所有。这里说的受赠人是自然人,所以压岁钱赠与孩子,压岁钱就归孩子所有,父母无权支配或挪用。
所以,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第二十条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总之,家长对孩子压岁钱,只起个代理的作用。
但是从民间情理的角度来说,还要从两种情况来理解。一是家庭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比如,爷爷奶奶给孙子压岁钱,是一种单纯的赠与,并非为了讨儿子儿媳喜欢,而是爷爷奶奶喜欢孙子。这种压岁钱绝对归孙子所有。
二是父母的朋友、同事等给孩子的压岁钱。这些人与受赠的孩子没有利益关系和情感关系,给孩子压岁钱,是因为与其父母有各类关系。事实上,这个钱是以孩子为介质给孩子父母的一种祝福、感谢或情感投资。虽然法律规定这种压岁钱也归孩子所有,但在相关微博下面,几乎超过90%的网友认为,这种压岁钱本质上是“礼尚往来”的产物,收进的是孩子,可给出去的是父母,情理上是属于父母的。
这就需要父母趁机对孩子来一堂压岁钱教育课。爷爷奶奶等长辈给的压岁钱,是因为孩子讨长辈喜欢,这些钱属于孩子情感贡献的回报,孩子要懂得感恩。父母朋友、同事等给的,是因为父母与别人的礼尚往来,钱虽然给了孩子,但要孩子知道,这并非孩子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不能因为父母应急暂时使用这笔钱就觉得委屈了自己。
只有这样把道理讲清楚,孩子才能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同时,父母还可以把收压岁钱的决定权交给孩子,收多少由孩子说了算,但要引导孩子懂得如何接受与拒绝。比如,最高限额100元,作为平常孩子的零花钱。避免孩子收朋友、同事或下属以及利益单位给孩子上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压岁钱,反而成了孩子父母的一种压力和负担,由此体现出孩子对父母的爱。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