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需要不断加强耕地保护的制度供给、强化耕地保护的制度执行、形成耕地保护的制度合力,推动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加强制度供给。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部分地区还存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不断加强耕地保护的制度供给,使制度更符合耕地保护的实际需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加强耕地保护制度供给,首先应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大局中认识和把握耕地保护问题,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处理好耕地保护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让耕地保护制度与其他制度有机衔接,切实保护好优质耕地,努力实现对山水林田湖草的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同时要看到,耕地保护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加强制度供给,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需要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集中力量把耕地资源保护好。
强化制度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好耕地红线,严保严管是关键,必须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需要不断提升制度执行力,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强化土地用途管制,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补充耕地数量不到位、质量不到位的问题,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切实做到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随意突破,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随便占用。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压实地方政府保护耕地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又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加强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和利益调节机制,让保护耕地的地方不吃亏,让保护耕地的群众得实惠。
形成制度合力。耕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领域协调配合,形成制度合力。一方面,着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统筹谋划、把稳方向、全力攻坚,引导相关部门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严格源头控制,强化过程监管,确保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全面落实,坚决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统筹协调机制,促进跨部门耕地资源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进一步提升耕地资源治理效能,提高农村土地配置效率。此外,还应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进一步形成耕地保护合力,推动形成层层落实目标、层层压实责任、人人节约用地、人人保护耕地的良好局面。(作者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 “农业芯片”卡脖子,中国种业酝酿怎样的变局?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讲述·总书记的关心事)
- 安徽小岗村:农业产业高质量 田野飞出新希望
- [朝闻天下]“菜篮子”保供·农业农村部 供应充足 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