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扯掉“炒股大师”新包装
2021年03月18日 08:47:20 来源:环球时报

  最近,社会上掀起一股“新世代炒基”热潮,指的是“90后”甚至“00后”开始“杀入”股票或者基金市场,成为年轻的“理财老手”。

  平心而论,中国改革开放40年,资本市场建立30年,中国人对于金融的概念建立得比较晚,一方面囿于自身财富积累,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也需要时间,所以老一辈普遍能够接触金融产品,也基本上已经人过中年。而新世代的年轻人,则基本出生在中国经济腾飞之际,家中上一辈已经累积了一定量的财富,加上当前资讯发达、金融服务渠道广阔、产品丰富,因此有些人一成年就有了自己的理财账户,开始了“炒基”生涯,显现出时代变迁带来的世代变化。

  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新世代年轻人理财往往也采取了一些“新模式”,比如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寻找各种“内幕”或“专业”消息,又或者用“饭圈”文化来追捧一些基金经理,把买理财产品当作直播间“刷火箭”等,这究竟是一种新技术时代的“新玩法”,还是披着“新”外衣,实际上存在着大问题呢?

  从本质上来说,追捧所谓财经界“偶像”,并不是这个时代才有的现象。上世纪90年代,中国股票市场风靡一时,股民们天天聚集在证券交易大厅里互通消息,也有一些“消息灵通人士”或者“炒股大师”往来其间,流传过一些一夜暴富的故事,贩卖过一些点石成金的书籍。事实上,这种风潮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随着时移世易,技术加持,渠道、平台和包装改变了而已。昨天能够引领一个大厅股民的“精神领袖”,今天可以通过网络直播间引领跨地域跨空间的投资者。总体而言,技术层面的进步也有,比如说各种数据的图表做得更加好看了,但归根结底,在售卖过程中的话术仍然没有脱离几十年前的窠臼。有些人声称发明了一种赚大钱的公式,有的人声称发现了易经八卦带来的胜利路径。而直播间里往往一片粉丝“打call”之声,与卖方的鸡血演讲一起,让人热血沸腾。

  金融市场的变幻莫测任谁都难以预测,即使是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专家也不可能都预测准确,但不能说金融市场就是随意、盲目的。相反,投资是一门学问,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很多人说,投资收益其实是“智商税”。正因为拥有相关能力是极其困难的事,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干脆“反智”的人,用搅浑水的方式来攫取利益。

  问题是,当下互联网新生态环境,似乎给了这种“反智”以更多机会。一方面,各色人等都能够通过增加曝光度成为“大V”,从而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为了迎合新生代投资者,正规机构也有将自己包装得越来越“接地气”的趋势。只是在直播间里“嗨”久了,就很难区分究竟什么是包装什么是话术。更不要说有些组织机构本就希望利用一种“传销”式的气氛来带动销售。对于新生代人群或者上年纪的散户投资者而言,社交平台带来的信息量非常之大,很容易误以为自己已经就此掌握了足够多的专业能力和信息,加上“意见领袖”有意无意的误导,他们成为“韭菜”就在劫难逃了。

  从前不久的“散户大战华尔街”事件中可以看到,表面上看,社交投资成为了新风尚,散户也可以“叫板”华尔街精英和正规机构。然而实际上,散户的“带头大哥”其实是专业金融业从业者,而“大战”的最终获利者十有八九都是大机构,许多散户即使短期获利不菲,最后“买单”的还是他们。因此,专业鸿沟、资本鸿沟带来的收益差异必然存在,盲目地想要“搏一把”,不但不能缩小差异,反而只能扩大鸿沟,导致更多普通投资者的损失。

  中国市场监管在近年来不断改革、归位、正位,但必须承认,金融市场中的各种违规行为仍然不少。在理财、基金销售中的违规行为可能借着互联网和社交工具变得更为隐蔽和灰色,甚至会在新生代投资者的“饭圈”好意下变得更“瑰丽萌新”,但无论是套上政策的面具、套上巴菲特的面具、套上CP的面具、套上“大哥哥”“小仙女”的面具,其本质都没有什么改变。

  新世代年轻人也开始注重理财投资,说明我国人民群众生活富裕程度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和金融知识日益增加,是好事。但是,提醒新投资者警惕新包装下的新违规现象,这是必须的。

标签:投资者;理财;违规;金融市场 责任编辑:郭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扯掉“炒股大师”新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