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开放天空的原则,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零点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征集观测申请。
据了解,“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自2020年1月对国内开放运行以来,这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并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2020年12月初美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坍塌后,世界上只剩中国FAST一只“天眼”,其作用和重要性更是举足轻重。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天眼”是我国科研工作者耗时20多年重大科技成果,是国之重器。如今向全球开放,供世界各国开放共用,不仅彰显对这一重大科技成果的自信,更是为了满足世界各国探索神奇宇宙的需要,可以帮助更多的科学家认识宇宙、了解宇宙、走进宇宙,充分发挥“天眼”的科学效能,帮助更多的科研团队产出科技成果,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充分彰显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正如“天眼”总工程师王启明所说:中国愿意与世界分享“天眼”,因为天文研究不分国界。虽然这个望远镜是中国科学家攻坚克难,从预研开始算起共花费26年时间才建成的,但中国却不会固步自封、秘而不宣,而是将FAST向世界开放,让全人类共同探索宇宙奥秘,这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胸襟和大国风范。
其实,中国无论是在科学技术领域,还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事业等一直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如面对去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始终和世界各国并肩战斗。我们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中国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让越来越多的国家真切体会到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重要性。正如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泽米尔·阿万所说:“面对疫情,中国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中国政府迅速决策,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各地医疗物资高效调配,应急医院快速落成,这是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的体现,更是中国制度的独特魅力。”
科学无国界,合作无远近。更何况国际科技合作是大势所趋。我们坚信,开放的中国一定会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