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施行,其中第四十二条关于“时间银行”的规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条例明确,上海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开展社区邻里服务、低龄健康老年人与高龄老年人结对关爱等互助性养老服务,探索建立互助性养老服务时间储蓄、兑换等激励、保障机制。(解放日报4月3日)
“时间银行”,本质上是一种互助养老模式,主要是指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非专业性的养老服务,按照一定的规则记录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时间,储入其“时间银行”个人账户,以便将来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
上海从2019年开展“时间银行”试点,如今试点范围扩大到众多区域和街镇养老机构,“时间银行”对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目前日趋弱化的家庭养老功能,推广“时间银行”这一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可以缓解不断扩大的老年照料和服务压力。
随着上海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现今“时间银行”服务模式具备了更多推广的现实条件。上海目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518.12万人,其中60—64岁占30.2%,80岁及以上占15.8%,两者比例接近2:1,行业人士分析,如果能让60—64岁相对“年轻”的老人去照顾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
笔者以为,广义上的“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储存起来,以后当自己年长或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国内外目前均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对应上海老年人已超过500万的现状,如何使每一个老年人都能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他们快乐生活,除了政府重视、政策扶持之外,还需要动员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发扬敬老爱老和助老的传统美德,组建多种多样的“时间银行”自愿者团,平时为敬老院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开展各类敬老爱老公益性活动,就是一个创举和突破。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关爱老人、赡养老人的光荣传统。当上海快速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之际,更加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年人的精神和生活需求。上海实施“9073”养老服务体系,除居家和社区养老之外,入住敬老院的老人,可以说是老年人“弱势中的弱势”,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不仅需要护理员和家属照顾,还格外需要整个社会都来关心。组建更加多的“时间银行”自愿者团队,通过志愿者的关爱,有助于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常态化开展文娱活动,平时多与他们谈心聊天,老年人普遍存有的孤独感就自然而然地被消除,精神也会愉悦起来。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导向,依然适用于市场经济时代。用“时间银行”志愿者话来说,他们担任养老志愿者,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责任。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让敬老院的老人更幸福,更加老有追求。而有了这种精神,开创上海互助养老事业更多可能,期盼上海创建多种多样社会助老养老模式,提供不限于接送、看护、陪伴、助餐、代办、助行、助医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同时还有准确记录“时间银行”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考虑不同类型志愿服务包含的市场价值,建立一定的等级标准,在“时间银行”志愿者团队中培养高级社工师,组织相关的培训讲座,推动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化,努力提高养老志愿者的积极性。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