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加盖公章、写有志愿者姓名、志愿者服务时长的公益证书,在网上竟被明码标价出售。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互联网交易平台中有不少商家涉嫌伪造、贩卖公益证书。证书还被分为官方版、精装版、普通版等多种类型。有的商品链接中还有“高级防伪,唯一证书编号”等字样。
近年来,尽管国家对制作、销售、使用假证等问题开展重点治理,严肃追究失信责任,但还是有些人铤而走险,在网上买卖假证件、假证书、假证明等。从报道可以看出,网上明码标价出售“志愿者证书”“公益证书”等商品的现象并不少,且供需两旺。比如,一件名为“专业定制证书内芯”的商品,月销量突破1万,并有多达771条评论。
为什么很多人需要“公益证书”?因为相比其他人来说,公益活动参与者有着“无私奉献、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等正能量标签,有此经历可在申请职位等方面赢得一定优势。尤其对高校学生来说,具备相应公益类、志愿服务类证书可为其个人履历添彩,为其在争取利益或评定荣誉称号时加分。因此,许多大学生成了“公益证书”主要买家。
如今科技如此发达,伪造一张公益证书就是分分钟的事。当然,也不排除从公益组织内部流出的可能。如果是前者,根据刑法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涉嫌私刻公章罪,可以判处犯罪嫌疑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如果是后者,公章是真实的,说明某公益组织证书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内部有人将其作为谋取暴利的“商品”进行交易,同样触犯法律。事实上,贩卖和购买假证,同样涉嫌违法犯罪;网上买卖假证没有根除,也说明监管还存在漏洞和盲区。
现实生活中,因制售假证被抓被判的案例屡见不鲜,而因购买假证受到处罚的情况却鲜有耳闻。可见,要遏制网上买卖“志愿者证书”“公益证书”等乱象,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监管措施,升级监管手段,坚持“打早打小”,加大处罚力度。包括对购买、使用假证者,应与制假售假者“同罪同罚”,他们拿假证欺骗用人单位,或是达到其他不法目的,也是假证危害的实际实施人,不能搞法不责众,仅仅没收假证就不了了之。
另一方面,公益组织和互联网平台须强化内部管理。公益组织要认真检查证书制作与颁发渠道,详细核实志愿者身份,不给任何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平台要通过筛选方式屏蔽涉嫌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商家,并对违法交易的商家施以相应的惩戒。用人单位和高校也应加强教育警示,完善相关甄别与审核机制,让弄虚作假的公益证书无所遁形。
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购买使用假“公益证书”实则玷污了公益,轻则是不诚信之举,重则是违法之举,绝不能“因小失大”,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